谈述和谐社会伦理支撑的现实性考量

谈述和谐社会伦理支撑的现实性考量

ID:22970205

大小:57.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02

谈述和谐社会伦理支撑的现实性考量_第1页
谈述和谐社会伦理支撑的现实性考量_第2页
谈述和谐社会伦理支撑的现实性考量_第3页
谈述和谐社会伦理支撑的现实性考量_第4页
谈述和谐社会伦理支撑的现实性考量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述和谐社会伦理支撑的现实性考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谈述和谐社会伦理支撑的现实性考量和谐社会伦理支撑的现实性考量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和谐社会伦理支撑的现实性考量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伦理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形成的品质特征,而和谐社会的“道德”研究则把侧重点放在事物发展的“外在”规定上,二者的着力点和方向是不同的。从事伦理研究的人当然知道伦理与道德的不同,但是在进行实体性研究的时候却往往忽视了二者的不同,把二者视为一物,因着力点和方向是不同的,这种混淆必定会导致研究路径与研究成果的背离与混乱。因此,在进行和谐摘要:关于和谐社会伦理支撑的研究成果已经十分丰硕,但从微观上看,这些研究缺乏可

2、行性操作方案。正视伦理与道德的差异是和谐社会伦理研究的基本理论前提,中国传统社会“内圣外王”的人才选拔模式保证了伦理研究成果向现实社会践行模式的转化。在客观环境已经发生变化的当代中国,“圣”与“王”很难再次完美结合,“德制”即伦理制度是伦理研究成果向现实生活内容转化的唯一有效途径,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诸多合理因子是伦理制度安排的主要内容,这既是现实的,也是可能的,更是必须的。  关键词:和谐社会;伦理道德;实体性;德治;德制  :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3.03.0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

3、程,需要物质支撑、制度支撑和精神(文化)支撑。伦理支撑作为精神(文化)支撑的核心和关键内容之一,有着其它支撑内容所无法替代的功能和作用。  一  自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目标之后,关于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和实务研究纷纷涌现。其中不乏有从伦理视角进行探讨者,纵览这些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其研究大致可分为这样几种类型:一是对中国传统的儒释道伦理内容中涉及到和谐的思想精髓进行了有效的梳理,并阐述了对当今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作用;二是运用诸如罗尔斯正义论,发轫于胡塞尔的主体间性理论等西方思潮中的关于公平、正义、平等理念及其现实操

4、作途径,来矫正当代中国社会“非后现代现象”;三是结合当今人类的种种生态危机和经济危机批判工具理性范式的偏颇,从而提倡技术角度的价值理性;四是更有学者提出不同于单向伦理维度和双向伦理维度的新的伦理范畴——“和谐伦理”。总之,或从元哲学视角进行本体论、认识论和策略论的抽象探讨,或从现实视角阐述和谐社会的理性昭然,丰富和发展了伦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路径,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理论先导。  然而,关于和谐社会伦理研究实际上已经出现了一个瓶颈:学术研究轰轰烈烈,而对于轰轰烈烈的学术研究内容与成果在社会实践方面与之对应的回应却十分罕见。和谐社会伦理研究从理

5、论到实践,从内容到策略,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质性跨越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卡夫丁峡谷”。  二  进行和谐社会的伦理研究首先需要把握一个学术准则:伦理与道德是不同的。西语体系中“伦理(ethic)”与“道德(morality)”意思基本相同,均指社会组织中人们的风俗习惯、习性品质等。但中语体系中伦理与道德虽有共同点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甚至在一些特定的历史时段,二者并不共存。诸如,原始人就是有道德无伦理的[1],原始人有“天下为公”,“讲信修睦”,“盗窃乱贼而不作”,“外户而不蔽”[2]的道德风貌,却“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无进退揖让之礼

6、”[3]。可见虽然道德很大程度上于先前存在的伦理风俗和伦理习惯,但规范化的伦理诞生要晚于规范化的道德存在,伦理与道德虽有共性、交集却不可等同视之,道德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有意识”形成的意识形态体系,是可以通过外力带有目的性的培养和塑造的,体现出明显的阶级性和历史性,而伦理则是原生态的“自发”产物,它的形成和发展虽受外在因素影响,但更多体现的是人性,不具备阶级性和目的性,而且受外力和时空影响较小,是人们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自然意识系统。  由此可见,道德和伦理虽然都是规范人们行为准则的,但是伦理由内向外,道德则是由外到内,其发力方向迥异。“道德实际上就是一个民族在自

7、己历史过程中孕育出来的世界观,伦理则是一个民族在自己历史过程中根据道德和法律而综合形成的一种境遇性质的自觉的社会文化习惯和品格”[4]。和谐社会的“伦理”研究强调的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在”形成的品质特征,而和谐社会的“道德”研究则把侧重点放在事物发展的“外在”规定上,二者的着力点和方向是不同的。从事伦理研究的人当然知道伦理与道德的不同,但是在进行实体性研究的时候却往往忽视了二者的不同,把二者视为一物,因着力点和方向是不同的,这种混淆必定会导致研究路径与研究成果的背离与混乱。因此,在进行和谐社会“伦理”研究的时候,其研究视角和方向应该聚焦于“内在的”伦理层面而不

8、是“外在的”道德层面,不应该忽略伦理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