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十六国时期北方官学教育

简析十六国时期北方官学教育

ID:22955337

大小:5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02

简析十六国时期北方官学教育_第1页
简析十六国时期北方官学教育_第2页
简析十六国时期北方官学教育_第3页
简析十六国时期北方官学教育_第4页
简析十六国时期北方官学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析十六国时期北方官学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简析十六国时期北方官学教育自秦始皇统一六国,禁百家之言,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政策的推行,先秦时期,由诸子并起,百家争鸣而催生的私学教育被阻断了。毋容置疑,秦汉大一统的政治环境为官学的建立与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社会环境。封建王朝创办官学的开始是始于西汉的,《汉书董仲舒传》载: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是故教化立而奸邪皆止者,其堤防完也;教化废而奸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痒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即元朔五年汉武帝采纳

2、董仲舒的建议而立太学的。东汉中后期,由于外戚与宦官的交替弄权致使政治腐败,从而使太学臃肿糜烂,据《后汉书》所载,桓灵之际自是游学增盛,至三万余生。然章句渐疏,而多以浮华相尚,儒者之风盖衰矣。我们知道,封建国家的教育措施一般归为巩固政权的重要措施,故太学的主要作用则是为国家培养和储备人才,其次才为传承学术,传播文化的功用。因此,官学所在的地方往往也是国家之中学术交流与文化传播的中心地带。魏晋时期的官学教育其规模增加,除中央官学外,地方官学也在发展,但由于动荡的社会,致使官学质量不高,学风较之东汉更加堕落,学术权威的丧失使其失去了应有的号召力于吸引力。同时,南北朝家族政治的发

3、展,使得私学教育凌驾于官方教育,传统意义上的正统官学更是废绝。晋室南渡,保江东而存中国之续的东晋王朝的建立更是在桥姓士族的拥戴下得以继立,故官方权威下降,世家大族把持政权,家族教育兴盛。相对于东晋政权而言,北方是胡族政权的天下,虽或多或少的接受过中原文化,但是其政权结构及其社会力量不足以支撑一个家族的政治权威,故北方政治的发展趋向则是胡族政权军事性的专制权威。皇权支配一切的政治形态使得北方世家大族政治现象寥寥无几,因此,私学的发展亦不成规模。北方皇权的强大使得家族政治得以抑制,因此私学的发展不成规模。从而为胡族政权官学教育的发展营造了历史的土壤。一般而言,教育主要是在和平

4、稳定的环境下才得以发展与繁盛,但十六国时期动荡的社会政治局势不仅没有成为北方官学教育发展的阻碍,反而促使其在不断的恢复与重建中。因此,具体的分析此一时段官学的发展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古代官学教育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兴太学,置明师的建议之后确立到魏晋南北朝由于政局动荡而废弛,前后经历了将近四百年的漫长历程,但其都是在中央王朝的大一统的背景下发展的,魏晋时期的大分裂造成了大一统局面的崩溃,四分五裂的割据政权充斥在中华大地上,十六国建立的政权其实质凭借自身军事实力而形成的武力格局局面。并且,大部分为胡族建立,因此,北方官学的教育的恢复与发展则具有了时代和民族的烙印。十六国政权除前

5、凉为汉人张轨建立外,其余政权均为少数民族建立,官学承载的是儒学教育,而儒学教育的承载者为汉族士人,因此我们可以说,官学教育与胡族政权的密切同时也是汉族士人与胡人政权合作的表现。所谓官学教育的规模一般包括学校场地的大小以及学校授徒的多少,但最主要的表现还是在于其知名度的广狭。首先,在一般意义上而言,胡族贵族体制下的官学教育因其民族的狭隘性使得其知名度仅限于各自政权的内部。因此,狭窄的知名度限制了其官学规模的发展;其次,学校场地的大小与授徒的多寡也影响着北方官学教育的规模。如上表所述,各个政权官学教育的兴起,其授众数量是极其有限的。在十六国各族政权中,有确切数量记载的授众人数

6、最多的是张轨建立的前凉政权,人数约是五百人左右,这主要是因为魏晋动乱,中原之士避居凉州者居多,其官学教育大都由其提倡的缘故。其余的从三百到二百甚至五十的不等,还有的没有确切人数记载。而学校场地的狭小也是其主要原因,纵观五胡十六国各族政权都城的选择,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都城选择一部分处于原来秦汉时期所设立的郡县小城中;一部分处于胡汉交界的边缘地带;还有一部分处于偏远荒凉地带。所有的这些都城的选址其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城市规模小且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如:刘汉的都城平阳,原是汉代偏远的小县城;石勒都城襄国原是先秦诸侯的封地,《元和郡县图志》卷一五龙冈县条称:龙冈县,古

7、邢国也,秦以为信都,项羽更名曰襄国,汉因不改石勒僭号据之。我们可以想象,十六国各族政权都城尚且狭小,更何况官学教育的载体--学宫的规模呢。所以,十六国时期官学教育的规模很小的。以上是十六国时期各个政权存在时间,而各个时期的官学教育的发展与其政权的发展息息相关,年代最长的西凉政权其官学教育发展的是最好的。其次则是成汉,由于其闭塞的环境,使得其政权本身少受政治动乱和军事战争的灾害,官学教育发展的相当的好。此外,官学教育发展的好坏与统治者的提倡和统治者的汉化程度也有关,十六国时期各个政权的建立者都是深受汉文化熏陶且汉化很深的,即使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