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论我国孝文化的 维度

简谈论我国孝文化的 维度

ID:22937192

大小:58.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02

简谈论我国孝文化的      维度_第1页
简谈论我国孝文化的      维度_第2页
简谈论我国孝文化的      维度_第3页
简谈论我国孝文化的      维度_第4页
简谈论我国孝文化的      维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谈论我国孝文化的 维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简谈论我国孝文化的维度导读:如何写好一篇孝道和父母方面的论文。希望本篇论我国孝文化的维度的论文范文会对你的写作构思有所启发以助大学生们轻松完成写作任务。(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珠海519090)摘要:孝作为规范,最能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型特征.我国孝文化是一个由孝道、孝德、孝心、孝行四维组合起来的有机体系.孝道顺人性,即顺天地性,是人们必须遵行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孝德是孝道的内化及形成的个体品质.孝心是对孝道的认识和感悟而形成的道德心理,孝行是一种遵行和践履孝道的道德行为选择和实践.孝以道始,以心显,以行贯,以德成.尊孝道、

2、贯孝德、崇孝心、尚孝行是我国孝文化的基本规律和一以贯的基本精神.关键词:孝文化孝道孝德孝心孝行中图分类号:G02文献标志码:A:10022589(2015)07019103收稿日期:20150109基金项目:珠海市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第四批(2014年度)立项课题《珠海历史文化资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2014KTG15)阶段性成果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兴起社会主义建设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

3、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孝文化是指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的孝意识、孝行为的内容与方式及其历史性过程,政治性归结和广泛的社会性衍生方面的总和.扩而言,中国传统文化某种意义上称为孝的文化,中国传统社会更是奠基于孝道上的社会.孝具有的丰富内涵,不仅是一种集道德原则规范和道德品质行为于一体的基本概念,还是一个集道德心理和道德行为于一身的道德范畴.我国传统孝文化里,尊道贵德,以德摄行,以行显性,以性摄教,蕴含着将孝道、孝德、孝心、孝行统于一体,孝道顺人性,即顺天地性,故为天地纲纪孝德是道于心,外化于行,彰显

4、着孝心的精义和孝行的精神孝心是对孝德的认识和感悟,孝行是对孝道的遵循和践履.本文试图从以上这四个方面,来论述我国孝文化的维度.一、孝道是孝义理精神的社会认和原则规范孝文化我国源远流长.果从《汉志》称孔子作《孝经》算起,孝文化的形成距今至少有2500多年的历史.何谓孝?孝是象形字,最早见于殷商金文,周代的金文中便成为常见字.孝象征着一个孩子托着老人,做服侍状.许慎《说文解字》释为: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雅·释亲》中说:善父母为孝.谓善父母,即:亲老,子女养亲病,子女侍亲死,子女葬.这方面的准则称为孝道,孝道

5、是阶级社会的道德基础和核心.孝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目前学术界基本上认为,孝文化产生于原始社会的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吕氏春秋·恃君览》说: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别,无上下长幼道,无进退辑上礼……说明父权制产生以前没有孝文化.只有父权制代替母系社会以后,随着父系家长财产继承和宗法关系确定以后,出现了维护父权制和宗法关系的孝道,这样,稳定的夫妻关系逐步出现,父子关系而走向明确,子女对父亲孝心和形成以敬父为中心的孝有能成为事实,亲情关系逐步稳固,自然出现了辈分、身份和称谓.于是,

6、人们承担起自家庭中的义务的过程中,相互间知有爱又知有礼,从而形成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亲情关系.这种亲情,又进一步升华为自觉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从而产生了孝的观念和孝的文化现象.《孟子·滕文公上》:人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时,孝道也是人特有的规范,是人区别于草木禽兽的本质规定性.《礼记·祭义》:夫孝,置而塞乎天地,溥而横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孝文化夏商时

7、期由礼入法,成为每个人都必须遵循的规范.到了周朝,孝文化有重大发展,孝道观念基本确立,出现了以孝治家和以孝治国的双重职能.《大学》中说:治国必先齐其家,家齐而后国治.东周时,孔子和他的弟子作《孝经》,对孝这种人类纯洁美的情感做了更为系统而精辟的论述,把孝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成为孝道.汉朝是孝道发展的昌盛时期,汉王朝的治国理政的方针是以孝治天下,把孝从家庭观念扩展为社会道德规范,用忠孝合一去治国安民,从而使孝文化得到非常大的发展,成为汉代以后近两千年中国主流的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渗透到社会方方面面.汉以后的南北朝、隋、唐、宋、元

8、、明、清历朝历代,都把孝道放极高的地位.很多皇帝亲自向群臣和皇子讲解《孝经》,有的亲自撰写解释《孝经》的文章,有的命人将《孝经》译成本民族语言.整个封建社会,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把孝道抬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民国建立.孙中山先生曾说:国家讲道德能长治久安,孝是无不适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