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频率电刺激大鼠丘脑底核对束旁核神经元自发放电

不同频率电刺激大鼠丘脑底核对束旁核神经元自发放电

ID:22933079

大小:5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2

不同频率电刺激大鼠丘脑底核对束旁核神经元自发放电_第1页
不同频率电刺激大鼠丘脑底核对束旁核神经元自发放电_第2页
不同频率电刺激大鼠丘脑底核对束旁核神经元自发放电_第3页
不同频率电刺激大鼠丘脑底核对束旁核神经元自发放电_第4页
不同频率电刺激大鼠丘脑底核对束旁核神经元自发放电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同频率电刺激大鼠丘脑底核对束旁核神经元自发放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不同频率电刺激大鼠丘脑底核对束旁核神经元自发放电【摘要】  目的应用不同频率电刺激大鼠丘脑底核(STN),观察对丘脑束旁核(PF)神经元放电的影响,研究STN对PF神经元活动的调节作用。 方法采用电生理学方法,以不同频率电刺激(20、50、100、130、200Hz,强度0.4mA,波宽0.06ms,时程5s)STN,用玻璃微电极记录大鼠PF神经元放电的变化。结果刺激频率低于100Hz时,多数神经元无明显反应;刺激频率为130Hz和200Hz时,大多数神经元呈兴奋反应,放电明显增多。结论高频刺激大鼠STN

2、对PF主要为兴奋作用,提示高频刺激STN治疗帕金森氏病的机制有PF神经元活动的参与。【关键词】丘脑底核束旁核电刺激  Abstract:ObjectiveToexamtheeffectofthedifferentfrequencystimulationofthesubthalamicnucleus(STN)ontheneuronalactivitiesoftheparafascicularnucleus(PF)inrats.MethodsDifferentfrequencystimulation(20,5

3、0,100,130,200Hz,intensity0.4mA,s,duration5s)ajorityofPFneuronspresentedexcitatoryresponse.ConclusionsHigh-frequencystimulationoftheSTNinducedanexcitoryeffectonthespontaneousactivityofthePFneuronsinnormalrats.ItsuggestedthatSTN-HFSusedtotreatParkinson'sisr

4、elatedtoexcitationoftheactivityoftheparafascicularnucleus.  Keyicnucleus;parafascicularnucleus;electricalstimulation  近些年来,采用高频电刺激STN改善帕金森氏病(PD)的运动症状,取得了可喜的疗效。丘脑底核-深部脑刺激术(STN-DBS)已经逐渐成为PD治疗的首选方法[1,2],但其机制却尚未阐明。最近一些研究表明束旁核(PF)参与运动的调节。PF是丘脑髓板内核群后群的一组核团,与基底神

5、经节的不同核团之间有着广泛的联系,对基底节环路发挥有效的调控功能[3]。但高频刺激STN治疗PD的运动症状,是否有PF神经元的参与还尚未见报道。本实验用电刺激方法研究大鼠STN对PF神经元放电的影响,有助于阐明高频电刺激STN治疗PD的作用机制。  1材料和方法  1.1实验动物及仪器  成年雄性Spragne-DaL/100g)腹腔麻醉后,置于脑立体定位仪上。行常规开颅手术,剥除硬脑膜,并行小脑延髓池引流,以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参照PaxionsΩ,管内灌注含1%滂胺天蓝的3.0mol/LNaCl溶液

6、,借助微电极推进器将记录电极缓慢推进到大鼠的PF内。单位放电经微电极放大器采集、滤波(300~3000Hz)、显示于示波器,并输入计算机用Spike2生物信号采集系统处理。实验中只对信噪比>3/1和放电稳定的神经元进行记录。在进行电刺激前每一单位需记录2~3min的基础放电。  1.2.2组织学检测  在每一次电生理学记录完毕后,经微电极电泳滂胺天蓝(-20μA,15min)标记记录部位,刺激部位采用直流电损毁法标记。大鼠用含4%多聚甲醛的0.1mol/L磷酸缓冲液经颈动脉灌流固定后,立刻断头取脑,

7、放入相同固定液4h,再将脑组织移入30%的蔗糖磷酸缓冲液(pH7.4)至沉底后行冠状冰冻切片,片厚30μm。焦油紫染色。光镜下观察,仅取记录和刺激部位均正确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1.3数据分析  1.3.1神经元放电形式分析  根据神经元放电间隔直方图(interspikeintervalhistogram,ISIH)鉴别神经元的放电形式。每个神经元ISIH的生成至少包含300个动作电位,直方图采样bin宽4ms。根据ISIH将神经元放电形式分为[4]:(1)规则放电,ISIH呈对称性分布;(2)不规

8、则放电,ISIH呈随机分布;(3)爆发式放电,ISIH呈明显的逐渐衰减的正偏态分布。  1.3.2神经元放电形式变化  根据下面公式判定神经元对电刺激的反应:  R=(刺激后放电频率/刺激前放电频率-1)×100%  R≥20%为兴奋型反应,R≤-20%为抑制型反应,介于两者之间的为无反应。  结果以平均值±标准误(±s)表示,显著性检验用t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P<0.01为有极显著性差异。  2结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