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多世纪的中国医药

半个多世纪的中国医药

ID:22932149

大小:53.5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2

半个多世纪的中国医药_第1页
半个多世纪的中国医药_第2页
半个多世纪的中国医药_第3页
半个多世纪的中国医药_第4页
半个多世纪的中国医药_第5页
资源描述:

《半个多世纪的中国医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半个多世纪的中国医药一、艰难的开端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百废待兴,中国医药业的振兴也非常迫切,解放初期,我国原料药产量不足百吨,经过3年调整后的1952年,全国也仅能生产输液2亿支,片剂49亿片。药厂也只有天津和上海有几家小药厂。1953年我国迈进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针对地方病、传染病多发的实际情况,国家制订了发展抗生素、磺胺、抗结核药、抗地方病药、解热镇痛药和维生素,并把它列入156个苏联援助项目。抗美援朝开始后,消毒药、Vc、氯霉素成为战场上的急需药品。当时在日本武田制药厂的废墟上

2、重建的东北制药总厂(当时国内最大的药厂)克服重重困难,研制成功“清水龙”消毒水、磺胺噻唑、合霉素等急需药品。1955年东北药厂的沈家祥(当时为东北制药总厂实验室主任,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课题小组合成氯霉素获得成功,氯霉素在东北制药总厂投产。华北制药厂作为我国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的重点项目,于1958年投产,设备是苏联进口的,技术上借鉴了美国和苏联,主要生产青霉素。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中国医药工业新建、扩建、改建了60多个车间,其中生产原料药的占70%,原料药的品种达到194个,中国的医药工业初现雏形

3、。1960年(我国正处于困难时期)制药行业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压缩了基本建设项目。1964年8月成立了中国医药工业公司(托拉斯),下设9个分公司,形成了9个医药生产基地,接管了187个生产企业(后合并为176个)和4个医药工业研究院,原料药品种的计划增加到231个,原料药总产量8000吨,常用制剂255种。中国医药工业公司成立的5年间,其产、供、销一条龙的模式扭转了我国西南、西北医药工业的落后局面。1965年全国医药工业总产值达8.66亿元;到1970年达到了26.43亿元;1

4、978年12大类的原料药总产量4万吨,出口量增长67%,鉴定投产新品种39个。1969年中国医药工业公司(托拉斯)在“文化大革命”的洪流中被迫解散。1969年北京制药厂、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制出Vc两步法发酵新工艺。在解决了青霉素、链霉素长期依赖进口的同时,又有了我国制药工业的首次出口。二、飞速的发展1973年中国中成药出口因重金属问题遭遇退货,从1973年到1985年,国家对中成药投资1.33亿元,先后下达的技术改造项目417个;1976年年产值在1000万元的中药厂只有4家,到1985年年产值在

5、1000—2000万元的中药厂达到39家,2000万元以上的11家,4000万元以上的3家。1978年国家医药管理总局成立,医药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为了规范制药企业,国家医药管理总局会同卫生部和有关部门,开展了药厂整顿工作,对符合条件的844个制药厂及兼并单位重新发给营业执照;压缩生产供过于求的原料药7种,计2500吨,增加紧缺原料药51种,1412吨,增产制剂140多种;并于1982年淘汰了127种疗效不确切和毒副作用大的药品,优化了产品结构。1980年以后,合资企业的引进为我国医药界吹入了一缕

6、清新之风,从技术、管理等方面对中国医药界起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此时,我国引进的国外药品生产援助项目,世界银行提出了GMP的要求,并且拿来了美国、日本等诸多国家的GMP范本供参考。GMP的概念才开始在国内出现并被医药企业逐渐认可,搞GMP一方面源于国家对药品生产及质量的重视,另一方面源于国际社会的推动。5此时,推行GMP认证工作已经无可辩驳了,1982年中国医药工业公司在总结国内企业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外GMP范本,编写了《药品生产管理规范》试行版,1985年正式出版,实施指南也随之出台;198

7、8年,卫生部出台了我国第一部GMP法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企业自愿参照执行;1995年卫生部、中药局、国家医药管理总局和总后卫生部联合成立了GMP认证委员会,1996年成立了认证办公室,国家医药管理局推出了《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标志着我国的GMP认证工作正式开始。原国家医药管理局计划司基建处的高级工程师周克昌还记得:“那个时候,认证工作是边干边学,GMP只规定了最后的应该达到的目标,却没有同一的路径”。我国药厂的工程设计人员是在参与大冢、华瑞、西安杨森等一些合资企业的建设时,才

8、对GMP的硬件设施有了感性的认识。此时的中国药厂无论是从硬件还是软件与国外的差距都非常大。1998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时,已经通过GMP认证的企业(车间)共计87个,占当时国内生产企业的1.5%,其中合资企业58家,占三分之二。应该说:合资企业在GMP的厂房设计、设备工艺、生产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都给我国企业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充当了先行者的角色。此时,面对国内医药生产企业多(6700多家)、规模小以及散乱的局面,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痛下决心,必须扭转这一被动的局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