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930770
大小:5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2
《阐述中国低碳经济的相关法律与完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阐述中国低碳经济的相关法律与完善中国低碳经济的相关法律与完善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中国低碳经济的相关法律与完善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低碳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摘要]低碳经济正日益受到全世界关注。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决定了中国能否在世界未来的发展格局中占据更为有利的位置。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在立法方面,中国已经开始了一些尝试,但还不够完善。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保障体系,对于推动低碳经济向前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低碳经济法律体系完善 近年来,“低碳经济”这个名词,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2008年世界环境日和2010年世界地球日都将“转变发展方
2、式,倡导低碳生活”作为了主题。2009年联合国召开了气候变化峰会,倡导在世界范围内推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我国也提出要发展低碳经济,并开展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低碳经济概述 1.低碳经济及其内涵。低碳经济这个概念最初由英国前首相布莱尔于2003年提出,并很快为国际社会所接受。 就其内涵而言,低碳经济是一种尽可能地减少石油、煤炭等高碳能源消耗的经济中国低碳经济的相关法律与完善由优秀站.提供,助您写好论文.,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发展模式。通过建立清洁能源机制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来实现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开发利用
3、低碳的技术、能源和产品。 从价值取向上来看,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二者是一致的,都将根本上转变人类存活发展的方式。 2.低碳经济提出的背景。低碳经济的提出,主要基于以下理由: (1)大气中C02浓度升高所引起的气候变化及其环境破坏;(2)碳经济的限制;(3)能源目前状况与能源安全;(4)新能源的应用成为必定趋势。 因此,走低碳经济的道路就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低碳经济在我国的紧迫性 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使用可再生能源,符合各国的经济利益,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定选择。国内外的严峻现实加剧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紧迫性。 1.从国内背景看,我国能源使用和发展的目前状
4、况与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不相适应。 (1)我国已成为事实上的能源生产与消费大国,但能源目前状况不容乐观。(2)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淡薄与产业结构的严重不合理,造成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大量浪费。(3)能源环境破坏理由日趋严重。 2.从国际背景看,一方面,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时代潮流,新一轮国际竞争浪潮即将形成,时不我待;另一方面,我国环保的国际压力正日益变大,环境摩擦不断。 3.中国低碳经济的探索。我国积极推进有关低碳经济的研究和实践,一些城市中开始了城建方面低碳环保的尝试。同时建立了排放权交易所,探索“碳汇”交易,逐步推动碳排放权市场化。这些尝试,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但仍任重而道远。 三、我国
5、发展低碳经济相关法律进程与目前状况 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法律的保障。因此,建立一个有利的政策法律体系是不可或缺的。 在积极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基础上,我国制订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和《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是最早制订实施《方案》的发展中国家。 在开发利用领域相继制定颁布了《循环经济推动法》、《节约能源法》等一系列法律,在支持低碳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下一步还将适时开展一些资源环境领域法律的修订工作。 同时还颁布了《节能中长期规划》等一系列约束性目标文件,来减缓气候变化,对法律法规的制定有着相当重要的指导作用。 四、相关法律存在的理由与不
6、足 但总体来说,我国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仍处于薄弱状态,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构成了一定的阻碍。主要表现在: 1.立法体系不够完善,单行法律缺位现象严重; 2.能源立法过于原则化,不够详细,缺乏足够的操作性; 3.立法中虽有激励机制,但缺少相应的细化程序与手段,可操作性不强。 4.立法内容滞后,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相脱节,无法满足低碳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五、完善措施 为了加快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完善与低碳经济发展相关的政策法律体系,提供制度上、政策上的保障也具有迫切性。 1.立法应遵循的原则:强调保护气候,明确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平衡社会稳定和发展环境的关系;倡导国际合作
7、。 2.国际公约与协议的完善。目前的国际公约与协议缺乏约束力,必须制定新的国际公约或协定来进行补充和完善。 3.完善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法律体系 (1)建立健全基本的法律保障体系。在《宪法》中增加保障和推进低碳经济的内容和条款,加快基本法及相关配套法律的立法和修订,提高其法律地位,加强其协调。 (2)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和支持措施。一方面要修改法律条文,增加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规定;另一方面还要逐步颁布与基本法配套的实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