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态审美的生态哲学基础

浅析生态审美的生态哲学基础

ID:22928761

大小:70.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1-02

浅析生态审美的生态哲学基础_第1页
浅析生态审美的生态哲学基础_第2页
浅析生态审美的生态哲学基础_第3页
浅析生态审美的生态哲学基础_第4页
浅析生态审美的生态哲学基础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生态审美的生态哲学基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生态审美的生态哲学基础生态审美的生态哲学基础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生态审美的生态哲学基础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生态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人理解的东西,而是供人思索的,或者更准确地说,就像润物细无声一样,一切都在过程当中,智慧是供人‘品味’的。”或许,于连的这种表述更适宜于掌握生态智慧,因为生态运转是过程性的存在,我们求解生态智慧尽管需要哲学思维及本体论构建为立论条件,但更应该去深度地体验及品味,去悟解生态运转的内在性、本根性及内在价值。于连悟摘要:生态审美凸显生命的体验性、过程性及

2、关系性,其支撑点是生命有机性存在。生态审美的生态哲学基础的主要层面包括:生态智慧的构建张力,拓展了生态审美观的哲学视野及思维品质;生态世界观作为践行原则,促成生态审美的现实的美学实践和艺术实践;生态伦理作为运转轨迹,通过生态审美化的生命体验,促发人们深度感受生命的机能及生命活动的作用;生态价值的作用指向,推进并致力于实现生态审美那种充蕴、活化生命价值的能力。  关键词:生态审美;生态哲学;生命体验;生态关系  1672-4283(2011)02-0013-06    生态审美之所以有哲学基础,实际印证着人类

3、生成过程中不争的事实,即人类任何活动方式、任何活动归途无不需要进行哲学的沉思与剖析。曾繁仁先生认为,“生态美学是生态哲学与美学的有机结合,实际上是从生态哲学的方向研究美学理由”。陈望衡先生认为,“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是生态哲学”,“它是以有机整体的观念来看美学的理由”。杨春时先生认为,“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只能是主体间性,只有主体间性哲学才能为生态美学确立一个坚实的基础”。生态审美的哲学基础是否有多个层面,比如一般哲学基础或与之相对应的生态哲学基础。对此,刘福森先生的《新生态哲学论纲》一文对生态哲学归属理由的讨

4、论似有启发性。在批评学界把生态哲学仅仅理解为“一般哲学原理”在生态理由研究中的具体运用,作为“一般哲学”下属的“部门哲学”,是哲学的“应用学科”时,他说:“这种观点从根本上否定了随着时代和文明的演变必定引起哲学变革的必定性和必要性。这种观点的理论前提,就是必须假定一个超越具体时代的、超时间的、作为永恒在场的‘一般哲学’和‘一般哲学原理’的存在,然后才能够运用这个‘一般哲学’的‘一般原理’去研究生态理由,从而形成一个作为‘一般哲学’下属的‘部门哲学’——生态哲学”。同样,对于生态审美的哲学基础是归为一般哲学,

5、还是构建与之对应的生态哲学,或是在生态审美与生态哲学的连接点,显然,我们的阐述依据是后者。  对生态美学的研究,学界也总是视其为应用美学,由此推论,似乎也存有一般美学与“部门美学”的区别。尽管我们暂且不去论争生态审美与生态美学是否具有应用性学科归属,但我们可以确证生态与审美不仅限于对当代生态理由的研究,而关涉人的生态演化、自然人化及审美生成的整体性、全面性,必定渗入到生命存在及人的活动的内在机制,进而探求生态、生命与美的本根及有机性存在,显然,仅仅用应用性很难将其包容。尽管我们暂不深究生态审美的哲学基础是一

6、般哲学还是“部门哲学”的归属理由,但生态哲学作为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则应该是确定的。在对生态审美和生态美学的学理把握中,我们之所以阐述生态审美,其理由在于:其一,因为审美与生态的有机联系更加密切,更能够体现其内在的一致性,其中最为基本的连接点是生命的有机性;其二,生态审美从生态、生命、存活的交织中直涉人的现实存在,其学理诉求更在于把握人的存活活动的生态化、审美化,而生态美学的学理诉求从本体与存在论的视域认同生态美,并更注重学科性的构建;其三,生态审美较之生态美学,更凸显其生命的体验性、过程性及关系性,其支撑点

7、是由生命有机性活动延伸至生态体验与生态审美体验,亦更能够凸显生态哲学的学理诉求。鉴于目前生态哲学研究学理视野越来越宽泛,已经有较好的体系构架,所以就此研究生态审美理由涉及的面较广。本文主要通过两个视角:一是从观念形态的生态智慧与生态世界观的基础作用而审视生态审美观,并把握其践行原则;二是突出关系性、体验性的生态伦理与生态价值等关键视域,并通过对生命多样性和共生性之关系的探求确立其对生态审美的基础作用,进而把握生态审美的过程性、体验性及价值指向。    一、生态智慧:生态审美观的构建张力    智慧不仅是对世

8、界的理性体认,还是人们对自身存在本性的探求;智慧既可以构建存活论的知识话语系统,还可以促成人们进行现实、有效的存活体验。智慧不是虚设的、神秘的,它还通过“人”与“自然之天”的一种有形构造,并经由相互间的“和”与“化”,而激励人们对生命之“在”的永久追索。  哲学与智慧是人类对宇宙及自身存在(“本”与“形”)的沉思,体认并解读社会实践、精神文化及日常生活。意大利美学家维科在《新科学》中论述“诗性智慧”时说:“智慧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