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归鹿门歌》学讲案

《夜归鹿门歌》学讲案

ID:22910029

大小:6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1

《夜归鹿门歌》学讲案_第1页
《夜归鹿门歌》学讲案_第2页
《夜归鹿门歌》学讲案_第3页
《夜归鹿门歌》学讲案_第4页
《夜归鹿门歌》学讲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夜归鹿门歌》学讲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夜归鹿门歌》学讲案内容目标1.理解“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诗歌鉴赏方法,学会体会意境的方法。2.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本诗的创造背景和创造目的.3.结合诗人的背景和思想,把握诗歌的内涵.4.感知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洒脱的胸怀以及隐逸的情怀志趣.重、难点目标3、4·方法指导朗诵法: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讲解和讨论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讲析讨论相结合的方法。点拨法:对于诗歌,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学习过程【预习指导】1.查阅资料,解决生、难字的读音并识记。2.有感情的诵读课文。3.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与课文有关的背景材料。【知识再现

2、】一、上节流水小学案(5分钟)二、理解“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诗歌鉴赏方法:1.置身诗境:所谓“置身诗境”即反复诵读诗歌,同时借助想象和联想,将作者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一一再现在自己的脑海中,从而把握诗歌中景物的特点,从而体会诗人通过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意境。2.缘景明情所谓缘景明情,即准确把握诗歌中作者塑造的意象,以及这些意象的特点,通过分析景情之间的关系,特定意象的特殊含义等来把握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3.意境所谓意境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联缀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是整体的,空灵的。它突破和超越了具体的意象启发读者产生联想和想象,进入到诗人所创造的那个无限丰富和广阔的艺术空间。即

3、“境生象外”。诗歌中常用表述意境的术语有:(1)雄浑壮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幽清明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3)沉郁孤愁野旷天底树,江清月近人(4)和谐静谧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5)开阔苍凉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6)高远辽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4.品味意境的方法5(1)借助意象,品味意境。(2)认知精妙词语,体会意境。所谓精妙词语即生动、富有表现力词语(动词、形容词、数词、叠词、虚词等)。具体方法是:一要重点关照动词。如: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尽人皆知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的蓬勃春意写出来了,一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

4、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二要关注修饰语。如: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例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三要关注特殊词(叠词、拟声词、颜色词等)。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三、作家作品1.作者简介孟浩然(689~740),襄阳(今属湖北)人,主要活动于开元年间。他大半生居住在襄阳城南岘山附近的涧南园,中年以前曾离家远游.四十岁那年赴长

5、安应进士试,落第后在吴越一带游历多年,到过许多山水名胜之地。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贬荆州刺史,孟浩然曾应辟入幕,不久辞归家乡,直至去世。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其诗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也有他在登临游览家乡一带的万山,岘山和鹿门山时所写的遣兴之作。还有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诗中取材的地域范围相当广大。2.背景介绍孟浩然家在襄阳城南郊外,岘山附近,汉江西岸,名曰“南园”或“涧南园”。题中鹿门山则在汉江东岸,沔水南畔与岘山隔江相望,距离不远,乘船前往,数时可达。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孟浩

6、然早先一直隐居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心追步乡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为在鹿门山辟一住处。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业,所以题曰“夜归鹿门”,虽有纪实之意,而主旨却在标明这首诗是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教学过程】一、体会意境(10分钟)分析下列诗句的意境特点: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53.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4.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5.“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6.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二、鉴赏《夜归鹿门歌》(10分钟)1.解题:诗歌的题目给了我们那些提示?(1)归隐的

7、时间是夜晚(2)归隐心情的急迫(3)归隐的地方是鹿门(4)强调对归隐的愉悦满足之情(“歌”是“歌咏”之意)2.并分析第1句:诗歌开篇写了什么景象?明确:开篇二句写诗人傍晚江行的见闻。首句写白昼已尽,黄昏降临,幽僻的古寺传来了报时的钟声,次句写沔水口附近的渔梁渡头人们急于归家时抢渡的喧闹,首句表现的是安宁静谧的环境,次句却表现喧嚣,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比照,这是远离人寰的禅境与喧杂纷扰的尘世的比照。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