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视野与技艺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视野与技艺毕业论文 一、新技术环境下,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中的问题1.地方文献载体形式多样化。由于高新技术的作用,文献信息载体除了纸质以外,还有胶质材料、磁性材料和网上传输。这样,地方文献的征集范围从印刷型文献扩展到缩微文献(如缩微胶卷、胶片)、视听文献(如电影拷贝、电视录像带、录音带、电视直播节目等)、电子文献(如机械可读磁带、软磁盘、交互式光盘等)和网上信息资源。以缩微文献为例,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自1986年开始文献抢救工作以来,截止1996年底,共缩微各种文献4.27万余种,其中报纸3227种、1.8万余盘;期刊13163种、7000余盘;古籍
2、善本26370钟、2.5万余盘。在大量的缩微文献中,其中有一部分是珍贵的地方文献。由于在缩微过程中经过“拾遗补缺”,往往比一馆所藏文献要完整、系统,可利用价值更高。近年来,电子文献急剧增长,信息网络快速发展,改变了文献信息资源结构。电视文化的极大普及,地方电视台的大量地方信息也已经成了重要的地方文献信息源。诸此种种,地方文献载体多样化,导致文献收集范围和渠道的扩展,增大了收集难度。2.地方文献征集、整序手段复杂化。在新技术环境下,文献采访征集加工处理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征集和分类编目已经不完全适应工作要求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地方文献获取的纸质文献主要是通
3、过购买、交换、复制和接受捐赠,为了增加文献数量,往往在谋取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下文要求所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将所出版的书刊资料向公共图书馆缴送,或者图书馆派人到各机关、事业单位进行征集。今后将不限于传统的获取模式,还要通过网上搜索、电视转录等形式,去广泛地获取地方文献资料。网上信息资源获取要与数据通讯管理部门签定协议,办理有关数据使用手续后,再从网络下载。网络下载的地方文献信息必须进行综合处理,深度加工和重组,使大量随机无序的信息资源转化成有序的、便于利用的知识。将网络上的虚拟馆藏资源序化为本馆实体馆藏资源,完成载体转换。在网络、电视资源采集时,都必须使用高科技手段,要求工作人
4、员有较高的科技素质和掌握高科技的能力,要求完善硬件设备环境。3.地方文献工作内容宽泛化。纸质文献作为一种载体决定并影响地方文献工作的内容和形式,而文献信息储存与传递的新系统和新载体将极大地丰富地方文献工作的内容,并将彻底改变在“书本位”信息环境下形成的重视静态文献资料,忽视动态信息的思维定势,地方文献工作将围绕多种载体文献做文章,面对新的技术环境,地方文献工作内容将愈来愈丰富多彩。评价地方文献资料的质量标准也不只限于馆藏实体地方文献数量、结构和利用率,还要看在网络环境下,获取地方文献信息的能力。4.地方文献购置经费使用方向多元化。纸质文献大多数是交换、接受缴送和捐赠的。如山
5、东图书馆每年入藏的地方文献中,90%以上是通过无偿征集获取的。而视听文献、电子出版物、网上信息资源获取则必须遵循市场法则。因此,文献购置经费使用上要统筹兼顾,以内容为出发点进行文献载体的选择,非纸质文献的收集、加工、处理费用远远高于纸质文献的费用,必然造成地方文献的购置费用成倍增长,给图书馆加大购书经费的压力。5.建设地方文献数据库和进行馆藏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地方文献数据库,首先是建立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这是基础性建设,恰恰又缺乏基础。据了解,大多数省馆没有馆藏地方文献书目,即使一些地方文献工作开展的比较好的图书馆,也没有建立完整的、系统的地方文献书目体系,遑论全省地方文
6、献联合目录。因此要把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建设放在首位。同时根据本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分期分批地建设一些有较大政治影响和经济效益好的专题地方文献数据库。数据库建设是一项庞大的信息工程,存在一个不断补充、不断完善的渐进过程。不管是建立文摘数据库,还是全文数据库,都必须高起点,在应用软件的选择上,最好选用那些技术成熟、标准化程度高的软件。近年来,建中国数字化图书馆的呼声日高,但从图书馆界整体而言,在缺乏人才缺乏资金的情况下,一窝蜂地去搞数字化图书馆是非常不现实的。二、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构想1.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应实施区域性的宏观调控,搞好区域内的分工协作,走整体建设的发展道
7、路,最大程度实现地方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体系。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图书馆协作的规模效应来提高开发和利用文献资源的综合能力。随着地方文献总量的不断增加和图书馆资金的匮乏,现在一定区域内的任何一个图书馆都不可能将本地区出现的地方文献一网揽尽。因此,一定区域内的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只有借助于宏观调控的手段,使各馆把自身的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纳入到本地区范围内的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大系统之中,实行统筹规划,突出各自特色,协调管理,改变以往大而全、小而全的文献资源建设的老路,通过地区性中心馆作为协调机构,指定馆际间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