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道书》中的希腊哲学因子

关于《传道书》中的希腊哲学因子

ID:22892954

大小:5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1

关于《传道书》中的希腊哲学因子_第1页
关于《传道书》中的希腊哲学因子_第2页
关于《传道书》中的希腊哲学因子_第3页
关于《传道书》中的希腊哲学因子_第4页
关于《传道书》中的希腊哲学因子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传道书》中的希腊哲学因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传道书》中的希腊哲学因子关于《传道书》中的希腊哲学因子导读:摘要:传道书是圣经中的一部具有独特作用的篇章,它不同于书中占主流的一神论思想,而以“一切都是虚空”的怀疑主义精神对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质疑。而本文就针对这种怀疑论思想,以希腊文化为背景,来看传道书是如何受希腊哲学家影响,体现其怀疑主义精神的。  关键词:《传道书》;怀疑主义精神  简介:徐俊,河南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生二年级。  []:A[]:1002-2139(2011)-17-0028-01  《传道书》作为智慧文学的重要篇章之一,上承《箴言》正统的智慧劝诫,以更为深刻的笔触表达了对现实的种种

2、看法。它与《箴言》、《雅歌》一起被人称为“追求智慧的三个里程碑。”①但从总体来看《传道书》的价值观与《旧约》中严格的犹太教传统并不合拍。虽然《传道书》中也肯定了神对万事万物的掌控,“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传道书》3:11)并强调人应该谨守戒律,对神表示顺从。因为“要知道,为这一切的事,神必审问你。”(《传道书》11:9)但《传道书》的核心思想却是开篇的那句:“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传道书》1:2)在文中,传道者通过对生死、智慧等理由的思索,得出了“日光之下所做的一切事,都是虚空,都是捕风”(《传道书》1:14)的结论,并以“行你心所愿行的,看你眼所爱看的”

3、的享乐方式来纾解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苦闷。这对于把宗教当成“生活的作用”,把信仰当成“存在的一个部分和世代延续的灵魂”的犹太人来说,这种思想可以称得上是犹太教中的异端了。但这异端思想的产生并不是没有理由的,下面本文就通过希腊哲学的探讨来寻找《传道书》中怀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根由。  《传道书》的成书时间在公元前3世纪左右。此时的巴勒斯坦地区处于托勒密王朝的统治之下,也就是正处于东渐的希腊化的浪潮之下。“在这一历史时期之初,犹太世界与非犹太世界彼此之间发生了深刻的影响。犹太人不仅传播而且也接受新的看法和知识。”虽然在耶路撒冷仍有不少传统的犹太人依然恪守着严格的犹太教教规,但“在犹太人

4、散居的地方……他们不能避开希腊的影响……他们熟悉希腊哲学家的著作,并从中找到了与希伯来理想相似的观点。”④所以在这个时期创作出的《传道书》,将不可避开地受到希腊哲学的影响。尤其是公元前4世纪的伊壁鸠鲁哲学和希腊怀疑主义哲学。这些学派对事物表象的质疑和对人世幸福的追求,与《传道书》中对现实价值的否定和将一切归于虚空后,在既有的现实中享受生活的思想是一致的。因此陈恒也在《希腊化研究》中提到:《传道书》“比早期《圣经》醉心于上帝的作品,更加接近于希腊的伊壁鸠鲁主义和怀疑主义这些精神。”⑤  一、怀疑主义和《传道书》  希腊的怀疑主义主要经过了早期皮浪派,中期学园《传道书》中的希腊哲学

5、因子由优秀站..提供,助您写好论文.派和晚期罗马怀疑主义学派这三个发展阶段。《传道书》中的怀疑主义既有“自知其不知”的学园派怀疑成分,也有“以悬置代替独断,回归心灵宁静”的皮浪派怀疑成分。在传道者看来,智慧虽有益处,但若用智慧追求真理却是不可期之事。虽然“我曾用智慧试验这一切事,”但“万事之理,离我甚远。”这体现了学园派对于真理可知的怀疑。他们认为任何假定的知识主张“必须建立在我们的感觉、我们的理性之上,两者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不可靠的。”⑥传道者不但认为真理是不可知的,而且认为智慧是无用的,因为“智慧人和愚昧人一样,永远无人记念。”(《传道书》2:16)于是传道者将寻求真理的理由

6、“悬置”起来,回来到皮浪式宁静,“遵循一种自然的爱好,当下的经验。”“不会忧虑,只是本能、自然地依据法律、习俗生活。”⑦就像《传道书》中所说:“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传道书》3:11)所以世人“莫强如终身喜乐行善,并且从吃喝,在他一切劳碌中享福。”(《传道书》3:12)  二、伊壁鸠鲁哲学和《传道书》  伊壁鸠鲁哲学产生于公元前4世纪,在公元前2世纪时就已传遍了整个希腊化世界。它包括准则学,物理学,学三个分支。伊壁鸠鲁的学延续了亚里士多德将人生幸福视为最高点的观点,关注现实世界,强调是以追求幸福为出发点的。“当幸福在时,我们便拥有一切,而当幸福不在时,我们便尽力去谋求

7、它。”⑧这与《传道书》中规劝少年人及时行乐的思想是很相似的。“少年人啊,你在幼年时当快乐,”“行你心所愿行的,看你眼所爱看的。”(《传道书》11:9)但伊壁鸠鲁的“快乐”,并不是无节制的肉体的欢乐,而是指没有痛苦侵扰的“身体健康,灵魂宁静的自然状态。”虽然他的准则学将感觉划定为判断真理的标准,认为“我们必须绝对遵从感觉”。⑨但同时也以理性的“先有观念”为先导,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个体在精神与的协调状态下达到心灵的宁静。《传道书》不仅从传统智慧的角度来劝诫人限制自己的贪欲,“贪爱银子的,不因得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