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886294
大小:368.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11-01
《计算机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计算机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摘要:本文从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出发,分析了计算机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与目标,提出了计算机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本文来自:计算机毕业网: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意识;教学改革 1计算机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和目标 我校是全国第一批开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自成立以来,累计毕业生数达12500余人。从2004年开始,针对社会对我院培养
2、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素质评价、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和社会对计算机人才需求的类型进行了为期3年的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学院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体现在: (1)工程实践能力不强; (2)创新精神和能力不够; (3)团队和协作意识弱; (4)综合分析和应用水平有待提高。 网络和计算机系统管理者、计算机软件应用工程师、计算机程序师、计算机系统软件工程师、计算机安全专家、计算机支持专家是目前社会紧缺的人才,均要求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具有能从模糊的数据资料中进行分析的能力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因此,培养计算机专业的创新性
3、人才就应强调以素质和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建立一个合理的基于个性发展的创新教育模式为目标。培养过程中要坚持“注重基础、突出能力、追求创新、发展个性”的原则,以“学习-实践-研究-创新-学习”为主线、建立学生自主创新学习为主导的学习机制,实现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 2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修订并开始实施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新培养方案中,充分考虑到专业发展趋势、科技进步现状、社会对本科人才需求和学生自身发展需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 改进的培养方案体现了五大特点: (1)对
4、学生实施分类培养,将学生分为科学型、工程型和应用型三类,设定不同的系列选修课程,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将来发展的需要。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知识创新为目标,提高基本理论和原理的综合应用能力的特点。 (2)学科分领域:为适应学科发展和专业认证的需要,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划分为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四大方向,分别设置专业课程组,鼓励学生完整地选修一个方向的课程。 (3)加强基础和新技术: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同时加强新技术课程的份量,力求与科技发展同步,使学生能通过课程学习最新科技,掌握社会需要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
5、。 (4)大幅度加强实践教学:除个别课程外,都设置了相应的实验内容,尤其加大了综合设计型实验和创新型实验的份量,已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5)试验“3+1”模式:在前3年基本上修完全部课程,第4学年进行实践教学。准备就业的学生,到实习基地或事先选定的就业单位进行一年的实践并完成毕业论文,对推荐面试对研究生或准备考研的学生,进入导师课题组,进行为期一年的研究工作并完成毕业论文。 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构建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重在对学生的能力、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实践创新教育改
6、革 近两年来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已越来越受关注,学生已经从单纯的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学习方式转向多形式全方位的专业能力的学习。科研、工程和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有效途径。通过让学生参加老师科研课题研究、大学生科研创新实验项目、课程设计、企业联合培养课程、实习基地或企业实习、各类设计制作竞赛等活动来充实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创新教育内容。这些方式都要求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积累的经验,针对创新课题提出有创意的设计方案并加以实现,帮助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可根据创新成果的签定给予创新学分,努力建立以学生自主创新学习为主导的
7、学习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在近两年开展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实践中,通过设立校院两级专项基金资助、举行本科生系列学术讲座、在学生保研评优工作中加大对创新能力的考核等方式努力提高学生对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并通过对项目的科学管理,在项目申报、评审、运行、验收、经费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着力保证做好项目的指导工作。学生通过参加国家创新性实验项目的研究工作,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召开研讨会、对项目的内容、任务及研究计划进行逐一落实,安排好时间进度,并定期组织专家指导小组对项目开展情况进行评议。这一过程使本科生能尽早地接触科研创新项目,熟悉项目开展运
8、行的全过程,以实现专业上的更多创新。 4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 要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