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的先秦儒家道德哲学中“礼”与“情”的紧张及其解决

关于的先秦儒家道德哲学中“礼”与“情”的紧张及其解决

ID:22882834

大小:59.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01

关于的先秦儒家道德哲学中“礼”与“情”的紧张及其解决_第1页
关于的先秦儒家道德哲学中“礼”与“情”的紧张及其解决_第2页
关于的先秦儒家道德哲学中“礼”与“情”的紧张及其解决_第3页
关于的先秦儒家道德哲学中“礼”与“情”的紧张及其解决_第4页
关于的先秦儒家道德哲学中“礼”与“情”的紧张及其解决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的先秦儒家道德哲学中“礼”与“情”的紧张及其解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的先秦儒家道德哲学中“礼”与“情”的紧张及其解决关于的先秦儒家道德哲学中“礼”与“情”的紧张及其解决导读:,或礼之“理”。情感的个体殊异性决定了它不可能成为礼背后的根据。其二,礼在个体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之所以重要,正在于其对个体情感、的规约和范导。如果将礼的根据完全诉诸情感,个体情感获得比“礼”更具始源性的地位,成为普遍的礼之“义”,或礼之“理”,那么礼对情感的规约、范导功能将无从谈起,学礼、行礼也就失去了作[摘要]孔子道德哲学中一直存在“礼”与“情”之间的紧张,这一紧张在《论语·宰我问章》中有直接的体现。“礼”代表具有普遍性要求的道德规范,而“情”则具有个体殊

2、异性,如何化解二者之间的紧张成为先秦儒家道德哲学的重大课题。孟子试图通过道德形而上学的建构,将个人的情、性与道德规范的价值根源都追溯至上天的途径来解决;荀子则承认二者之间的冲突,并提出用“化性起伪”的策略来加以解决。  [关键词]礼情孔子孟子荀子  []A[]1007-1539(2013)03-0070-05  儒家之“礼”具有多重含义,但在道德哲学的视阈中,“礼”主要指向具有普遍性要求的道德规范。“情”则指个人的情感和。孔子的道德哲学,以仁为内在精神,以礼为外在形式。个体的道德修养一方面表现为学礼、行礼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仁内化为稳定的德性人格的过程。学礼、行礼

3、与“仁德”的内在滋长都和情感有密切的关联:一方面,礼的制定要照顾到人的情感和,使其有一合适的宣泄渠道;另一方面,情感又需要礼的规约和引导。在孔子看来,德性的养成是一个以个体天然具有的情感为基础,再以“礼”对其进行适当的规约,最终达到受教育者在情感上完全认同道德规范,道德规范内化为人的内在德性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境界的过程。因此,孔子开创的儒家道德哲学具有浓厚的重“情”色彩。梁漱溟先生曾言:“周孔教化自亦不出于理知,而以情感为其根本……孔子学派以敦勉孝弟和一切仁厚檐挚之情为其最大特色。”蒙培元先生亦指出:“儒家不仅将情感视为生命中重要的理由,两千年来讨论不止,而且提

4、高到很高的层次,成为整个儒学的核心内容。……情感是全部儒学理论的基本构成部分,甚至是儒学理论的出发点。”但在孔子那里,建基于情感之上的整个道德哲学体系却仍存在诸多难以自洽之处,其突出的表现就是“礼”与“情”之间的紧张。孔子之后的先秦儒家以孟子和荀子为代表,二人从不同的理论视阈出发对孔子道德哲学中的这一理由作了回应,从而推动了整个先秦儒家道德哲学的发展。  一、《论语·宰我问章》凸显的孔子道德  哲学中“情”与“礼”的紧张  孔子道德哲学中“礼”与“情”的紧张在《论语·宰我问章》中有集中的表现。这段对话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宰我关于丧礼时间长短的争论,全文如下:  宰我

5、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先秦儒家道德哲学中“礼”与“情”的紧张及其解决由.ai3关于的先秦儒家道德哲学中“礼”与“情”的紧张及其解决导读:至。在“礼”或道德规范与“情”的关系上,荀子与孔孟有一根本的不同。孔孟都预设了“礼”与“情”之间的一致性,并试图通过各种途径

6、来论证这一点;荀则倾向于承认“礼”与“情”之间的紧张,并试图通过“化性起伪”的途径来化解这一紧张。  首先,荀旗帜鲜明地提出性恶论,认为人的是内在的“恶端”,任其滋长则必与“礼”或n}提供,.。但在道德哲学领域,孟子仍必须面对“礼”,即道德规范与“情”之间的紧张的理由。  首先,孟子遵循孔子的思路,试图以经验事实来论证“礼”与“情”之间的一致性,孟子曰:“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

7、,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孟子通过任何人见到刚会走路的小孩将要掉到井里时,都会产生惊骇恐惧、恻隐不忍之情这一经验事实来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即“恻隐之心”。他认为众人的惊骇恐惧、恻隐不忍之情是真情的流露而不是出于个人利害的考虑,类似于“恻隐之心”的“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都是人人先天固有、不待外求的,也不需培养造就。孟子很少讲“情”,而以“心”统摄“性情”,这里的“恻隐之心”其实是“恻隐”之情,所谓的仁义礼智“我固有之”,其实是

8、指它们与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