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现代革命文学关系的历史结构考释

鲁迅与现代革命文学关系的历史结构考释

ID:22866633

大小:93.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01

鲁迅与现代革命文学关系的历史结构考释_第1页
鲁迅与现代革命文学关系的历史结构考释_第2页
鲁迅与现代革命文学关系的历史结构考释_第3页
鲁迅与现代革命文学关系的历史结构考释_第4页
鲁迅与现代革命文学关系的历史结构考释_第5页
资源描述:

《鲁迅与现代革命文学关系的历史结构考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鲁迅与现代革命文学关系的历史结构考释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摘要:鲁迅与现代革命文学的联系,虽然已有很多研究者予以关注并产生大量研究成果,但这些研允大多没能呈现出二者关系的复杂性。因此,研宂荠需要从三个方面重新梳理和认识鲁迅与革命文学的关系及其所处的历史结构:首先,有必要分析魯迅个人的生活经历与革命文学的既定叙述,以确立历史的内外部结构和多线条发展的关系;其次,近现代中国社会动荡的历史剧变和文坛人事的复杂纠缠,是理解、判断鲁迅与现代屮国革命文学关联的重要维度;第三,多种作家类型之间的联系与对话,构成鲁迅革命文学话语得以生成的重要资源,及中国现代革命文学思想的知识谱系。由此,力求贴近现代革命文学的历

2、史原貌,跳出长期存在的意识形态化规约,不再将革命文学视为单一的创作类型或历史过渡时期的特定存在。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FI“现代屮国‘革命文学’社群结构与作家谱系研宄”(批准号:14AZD080)成果长期以来,待迅被认为是隶屌现代左翼阵营的革命作家,这应该是毫无争议的,大部分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都有这样的记述。比如,20世纪50年代初,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中就冇明确的“革命文学”和“鲁迅领导的方向”这样的章节;20世纪80、90年代,钱理群、温儒敬、吴福辉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认为,鲁迅在“左联”成立大会上的演讲“总结了革命文学倡导过程中的经验教训”;21世纪以来,丁帆主编的《中国新文

3、学史》也有“左翼文学”一章,认为:鲁迅首先是一位独立作家,其次在一般意义上也是左翼作家,不过,他与‘革命文学’论者发生过论争……”在整体上,鲁迅与革命文学这一话题随着文学史的不断重写,应该是在逐渐地淸晰起来。可是,现代文学研宂界仍未能准确定位鲁迅的身份和革命文学的概念。诸如“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左翼作家”等概念是模糊的,“革命文学的传统”、“左翼鲁迅”、“兽迅的独立”与“鲁迅的方向”等文学史叙述也多少受到特定的语境、立场的限定。这类受立场、语境影响的评判不可能是文学史上冇说服力的结论。面对鲁迅与现代革命文学这一复杂的历史话题,需要走进历史的现场,寻找作为历史存在的鲁迅。这就需要还原那个时代

4、的历史结构,梳理人与事之间的关系,考释作家的谱系。这一工作的重点,是尊重历史人物、事件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注意历史形态中的或单线或多线,或独立或交叉的复杂结构,以及历史叙述的主客观双重性。对这类或有序或无序的历史线索的清理,多少可以逼近历史真实,引起后人触摸历史的兴趣。魯迅作为现代中国的文学巨匠,他的新文学创作实绩与深邃的思想之伟大,既属于他个人,又是中国20世纪思想文化的宝贵财富。他的人生经历与现代中国社会革命、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更有着血脉联系。如果文学史的叙述不为事先设定的思想观念所左右,那么它关注的应该是人与人、事与事之间的相互联系。具体厘清鲁迅与革命文学联系的前提和人事关系,至少耍坚

5、持以下三个层面的思路和理念:首先,魯迅与革命文学之间的关系是独立并存的人与事的关系。其次,作为独立存在的人与事,它们之所以发生关系,必然有着使它们可以联系在一起的重要因素。第三,任何事物的联系不是简单地相加,而是处在对立、并置、包容、交叉、叠合、反转、嵌套、浸入、消融以及全息等多种形态和运动的过程中。重新认识鲁迅与革命文学的关系,有必要首先分析作家个人的生活经历与文学史的既定叙述,以确立历史的内外部结构和多线条发展的关系。鲁迅早年经历了家庭的衰落,弃医从文的人生选择。此外,他先后经历了戊戌变法、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等一系列中外重大事件的影响。直到晚年,鲁迅仍然清晰地记得“清光绪中,曾有康有为者

6、变过法,不成,作为反动,是义和团起事,而八国联军遂入京,这年代很容易记,是恰在一千九百年,十九世纪的结末。于是满清官民,又要维新了,维新有老谱,照例是派官出洋去考察,和派学生出洋留学”。后来,鲁迅又说:“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的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这些历史事件要数辛亥革命对钤迅的触动最大。他在小说、杂文中多次予以深刻而形象的描述。兽迅说:“我觉得革命以前,我是做奴隶,革命以后不多久,就受了奴隶的骗,变成他们的奴隶了。”在谈到十月革命对自己思想发展和创作的影响吋,鲁迅指出:“待到十月革命后,我才知道这‘新的’社会的创造者是无产阶级。”

7、这是鲁迅在经历和体验两个层面上阐述自己的革命观。准确地说,这应该是其1924年之前的革命观。当时的待迅一方面处在新旧更替的时代,感受着革命给人的震撼和激荡,另一方面又对革命感到怀疑、迷惘,甚至产生了受骗之感。尽管如此,鲁迅仍积极地表示:“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而1924年之后,鲁迅又经历了中国社会形势发生的巨大变化,其革命观也发生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