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专业本科导师制的实践和思考

中文专业本科导师制的实践和思考

ID:22865523

大小:67.62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01

中文专业本科导师制的实践和思考_第1页
中文专业本科导师制的实践和思考_第2页
中文专业本科导师制的实践和思考_第3页
中文专业本科导师制的实践和思考_第4页
中文专业本科导师制的实践和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文专业本科导师制的实践和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文专业本科导师制的实践和思考[摘要]本科生导师制是目前我国高校正在探索的一种新型管理和育人模式。本文以实践为依托,探索适合中文专业的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导师制推行过程中的考核方法。[关键词]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考核方法本科生导师制是着眼于满足学生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其目标是要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及心理疏导。本科导师制起源于牛津大学,在中国发端于北京大学,现在已经在许多高校进行实验和探索。从2004年9月开始,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中文系开始在本科生中试行导师制。本科导师制是为配

2、合学校实用性人才培养特色建设规划而设立的特色制度,按照高标准严要求打造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注重学生的专业学习、课外实践、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提升。经过七年的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经过思考,我们还总结出一套中文专业导师制的培养模式。下面我们从培养目标、实践模式、考核手段、实效及思考等方面加以阐释。一、中文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本科导师组由教学专任教师担任,组长由系主任兼任。本科导师制严格贯彻以下两个基本理念:第一,指导学生学会做人。帮助他们树立做一名合格的社会建设者应该具备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指导学生学会做事。帮助他们掌握一般方法论,

3、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具体而言,中文专业导师制下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既要培养学生具有传统的中文专业素养,又要培养学生具有新时代的精神;既有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又具有适应时代需求的全方位的人格素养和行为理念。二、中文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一)建立全程分阶段指导制度1.低年级导师制即对大学一年级全部学生实行导师制。导师的职责主要是指导学生转变学习方法和适应大学的生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向学生介绍专业领域,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选课情况、成绩情况,解决学生学习方法、专业知识等方面问题;同时,通过言传身教和人格魅力的感染,使学生在德育方面受到良好影响。新

4、生入学后,最主要的问题和最迫切的需要是对入学生活的适应和明确如何更好地度过四年的大学生活。对新生的入学教育并非只在开学那几个星期的时间进行,而是要贯穿于一个学年,它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经过一年的导师指导,学生基本上可以较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实现了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具体做法是在学生进校的时候随机分成若干组,由中文系选拔的导师来带。学生在这一阶段可以得到有丰富科研教学经验的教师的指导。这对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明确兴趣爱好和科研方向有很大的促进作用。1.科研导师制科研导师制是在大学二年级以后对学生实行的学术导师制。这种导师为“科研实践型”,根据学生的兴趣专长和导师

5、的研宄方向,采取“双向选择”和中文系选配相结合的原则配备导师;通过导师指导学生参与课题研究、举办学术讲座和读书报告会等环节,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创新能力。科研导师制有导师指导班级和导师指导学生个体两种做法。这样可以使学生熟悉自己所选择方向与领域的研宄情况,本系、本专业的环境与科研成果,可以很快地提高认识和实践上的专业素养,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导师指导学生科研活动方面,中文系每年每位导师平均指导两项以上学生的科研课题,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科研水平的提高。1.优秀学生导师制为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强个性化培养,中文系针对优秀学生的需求,配备专门的导师来进行指导。主要体现在两

6、个方面:一是对学习优秀的学生,如推荐免试生和考研学生,在进校后,先按教学计划学习规定的课程,从三年级下学期开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导师,进行个性化培养。这是一种英才教育思想,让优秀学生充分利用学校最好的资源,得到最优秀导师的指导,以期培养出最优秀人才。根据统计,目前为止,中文系有40多名同学考上了研宄生,其中不乏国内重点高校,还有国外院校,中文系学生的考研率名列各系之首。二是有特长的学生,中文系也根据学生需求,结合导师特长,进行一对一的专项辅导。有的老师指导学生书法,有的老师指导学生文学创作,有的老师指导学生参加演讲比赛、粵港澳普通话大赛等,均取得了不俗的成

7、绩。(二)良好的师生互动机制的建立但凡成功的教育,无不体现了教育主体与受教育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导师制是一种双向的互动过程。导师与学生的互动遍及相互交往的全过程,建立起师生和谐关系。可以说,没有了互动,也就没有了导师活动的存在。主要形式有:组织形式的互动、思维模式的互动、活动内容的互动和活动方式的互动等1.组织形式的互动从实践效果看,导师和学生的组合以实行“双向选择”为当。在双向选择中,学生可根据自身的个性、特点、爱好和能力选择导师,导师也可视自身的各种情况来选择学生。由此形成的组织形式,既满足了彼此间希望交往的需求,又会增加互动的频率,促进新的和谐和发展。这种组

8、织形式不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