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轨道交通及发展与展望

重庆市轨道交通及发展与展望

ID:22850970

大小:217.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1-01

重庆市轨道交通及发展与展望_第1页
重庆市轨道交通及发展与展望_第2页
重庆市轨道交通及发展与展望_第3页
重庆市轨道交通及发展与展望_第4页
重庆市轨道交通及发展与展望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庆市轨道交通及发展与展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重庆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与展望重庆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二○一一年二月15概要:一、重庆城市概况二、重庆轨道交通的规划与发展三、重庆轨道交通近期建设工程概况四、正在编制的重庆轨道交通中期建设规划五、重庆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历史回顾15一、重庆城市概况:(一)城市性质:重庆是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二)城市规划范围:市域:面积8.24万km2,(相当于浙江省),人口3208万(与山西省相当),GDP7800亿。都市区:面积5473km2,规划城

2、市建设用地865km2,规划人口980万人,2009年人口684.41万人。主城区:面积2743km2(9区),人口672万人,规划850万。主城区位于明月山和缙云山之间,受中梁山、铜锣山、长江和嘉陵江切割,形成“一城五片”、“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结构,共有16个组团和8个功能区(三)重庆市“一圈两翼”:1、重庆从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特征,形成了“一圈两翼”的发展战略部署。重庆市“一圈两翼”2008年现状名称行政区面积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化率(%)(万km2)(%)户籍(万人)常住(亿元)(%)(元/人)(万人)(人/km

3、2)一小时经济圈23区2.8734.81825.01692.1588.13959.77782330662.75东北部地区11区(县)3.3941.21076.3860.3253.2856.99171011132.69东南部地区6区(县)1.9824355.75286.6144.1280.405997424.49合计40区(县)8.241003257.052839.03445096.661001795249.99152、“一小时经济圈”:它是重庆市经济发展的支撑,疏解两翼人口,改善两翼生态环境,推动其经济协调发展的动力,20

4、08年的常住人口为1692.1万,到2020年拟承接两翼转移来的300~400万人,达到2200万的规模(城镇化率达80%),国民生产总值也由2006年的2729亿增加到17000亿(7.73万元/人,达到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水平)。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2020年发展规划名称区(县)面积(万km2)城市建设用地(km2)人口规模(万人)GDP产值(亿元)城镇化率备注都市区9区0.54738659801100095%其他地区14区(县)2.32277351220600076%合计23区(县)2.87160022001700080

5、%二、重庆轨道交通的规划与发展:(一)“95总规”:五条线117km。1、1987年我司组织力量开展OD调查,在其基础上开展客流预测,提出沿大客流断面规划轨道交通线路的方案,并于1995年形成五条线117km的轨道交通规划线网,纳入“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以客流需求选择轨道线,重视工程上的“可实施性”。2、在此基础上,我司配合市发改委向国家发改委上报轨道交通二号线(较场口~新山村段)长19km的项目建议书,开展立项工作(1999年获批)。(二)国务院批准的“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

6、0)“07总规”:远景线网“九线一环”513km(基本线网“六线一环”,15364km)。1、2003年,我司委托中国地铁咨询公司开展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专题研究;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和客流预测,通过研究,方案比选,对轨道线网的功能(组团间的中、长途客运为主)、标准(中运量系统)、结构(放射线加环线)、规模(364km)和线网方案予以明确。提出的推荐方案为“六线一环”,364km,通过中国国际咨询公司的评审和重庆市政府的审查批准(渝府(2004)24号文),为网络化规划和建设(编制近期建设规划)的相关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7、2、2004年,市规划局和我司联系委托法国索菲图咨询公司对市府批准的“六线一环”364km规划线网进行咨询评审,其结论意见:线网结构和方案合理可行,线网规模,尚可扩大到500km,并建议加强其直达性和交通换乘枢纽的规划;同时,我司委托中国地铁咨询公司开展“资源共享”专题研究(含①轮轨系统轨道交通制式的合理选择;②控制中心及运营管理模式的合理选择与规划;③车辆段、停车场及综合维修中心的合理布置及其规模和功能的合理确定;④主变电站的合理布置及供电方式的确定;⑤轨道交通“跨江大桥”与城市道路桥“共建”模式专题研究;⑥重庆市轨道交

8、通敷设方式专题研究等6个子课题)。3、在“资源共享”专题研究成果的指导下,市交通规划所联合市轨道设计院于2005~2006年完成了“轨道交通线网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经市府批准后(渝府(2007)115号文)纳入城市规划进行长期的规划控制。该“控规”15为轨道交通落实了线路走廊(含中心线两侧各36m或6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