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七封印》看西方典范的转变

从《第七封印》看西方典范的转变

ID:22827154

大小:5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31

从《第七封印》看西方典范的转变_第1页
从《第七封印》看西方典范的转变_第2页
从《第七封印》看西方典范的转变_第3页
从《第七封印》看西方典范的转变_第4页
从《第七封印》看西方典范的转变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第七封印》看西方典范的转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第七封印》看西方典范的转变关键词:圣经典范现代主义现象学[摘要]:《第七封印》(TheSeventhSeal,1956)是博格曼先生(IngmarBergman,1918—2007)的代表作品之一,此片不仅树立了其个人电影美学的风格,并且为电影艺术的深度建立了一个指标。透过此片,导演并非只是为了表达对宗教、上帝的质疑,而是描绘西方世界面对思想典范转变时的动荡与困惑,到底是旧时代的崩裂,还是新时代的来临。因此,本文尝试从影片所处的历史文化场景,试谈西方思想与哲学脉落的处境。提出现象学(Phenomenology)或属于“三位一体”这种趋向的典范模式(Paradigm),

2、而不是现代主义(Modernism),才是人类发展的真正途径与未来。  Abstract:DirectorIngmarBergmanfilmed“TheSeventhSeal,”oneofhisrepresentative,Christianity’skeyprophesiesintheBiblehavebeenadoptedasthemaintheme,andalsoasaplatformprovidingacontemplationoverthedirectionofhumancivilization.The“odernity,ortheso-calledModern

3、developmentofcivilization,inedandbesieged.  Key;Modernism;Phenomenology  前言  瑞典导演英格玛•博格曼(IngmarBergman,1918—2007)最近告别人生舞台,从40年代到90年代,整整创作一甲子,有将近60部电影,以及众多剧场与文字作品。如此多产与艺术表现,本身便是一部完整的电影艺术发展史,对后起电影创的启发与影响深远,在电影艺术的历史上永不缺席。  人文前辈马森教授提到博格曼先生的电影:  博格曼的电影吸引我的最大原因,是因为他有话要说,有情要表。但他的话并不是随便说的,他

4、的情也不是随意表的,而是透过精心的艺术架构和完整的艺术形式传达出来。因而他的作品就显现出无数个层次:有电影艺术表现技巧的层次、有人物心理分析的层次、有人文背景的层次、有哲学意蕴的层次。[1]  《第七封印》(TheSeventhSeal,1956)可说是博格曼先生的主要代表作之一,此片不仅树立了其个人电影美学的风格,并且为世界电影艺术的深度建立了一个指标。因此,本文试以西方文化典范演变的历史,閳释《第七封印》所蕴含的人文脉落和哲学意涵,并提出初步的批判性见解。  一、《第七封印》的历史前理解[2]  宣告新世代的来临  《第七封印》是记载于圣经新约(TheNeent)的《

5、约翰启示录》(TheRevelationofJohn)之章节。圣经是一部深刻影响西方历史文化、意识形态、日常生活,乃至于科学、艺术领域的宗教经典。荷裔美国历史文化学家房龙(H.odernism)的心灵,“启蒙”(Enlightenment)的信念,“理性”(Reason)与“知识”(kno)。笛卡儿如是说:  我学会了一些物理学的普通概念后,我发觉他们能抵达的境界,与到目前为止所用的原则有所不同。我不能在隐藏下去了,不然会严重违反凡人应尽力谋求全人类之幸福的诫命,因为我看到他们能引人获得一些很有用的人生知识,藉此可以知道水、空气、星辰、天体,以及我们周围的一切其它物体之能

6、力与作用。这个知识是如此明晰,和我们所知道的各种工艺无异。我们也能将这些知识应用到他们固有的途径,因而我们无异成为大自然的主人和占有者。[25]  从此,世界经由“被客体化”地认知,是一个被现代性数理几何“架构”的世界,其感知的最大范围被设定在“物质表象”的层面。笛卡儿藉由对世界“数理几何化”,将世界由旧典范的信仰中解放出来,指导科学研究不再受到精神或神学的束缚。同时让人们的信念建立在对“物质世界”的改造与开发,透过科学与机械的知识力量,人们终于可以独立自主,拥有改造与设计世界的能力。人类典范进入“二分法”:摒弃“精神、心灵”,转换成以“物质”范畴为主的生存价值。这个新典

7、范“客体化”了人类所处的世界,也“客体化”了人类“自我”。  现象学大师胡塞尔(E.Husserl,1859—1938)于1929年的演讲著作《笛卡儿的沉思》,书名直接提出了这个学术研究的“对话对象”:现代主义。与笛卡儿一样,都是数学家出身的胡塞尔,主张藉由对笛卡儿学说的深沉反思,希望人们回到对现代主义(笛卡儿=现代主义)的彻底反省。以现象学的话语而言,应当将笛卡儿的思想“放入括号”,是一种“充满生气的哲学的渴望,重新唤起笛卡儿沉思的复兴运动”。[26]但是,复兴并不是指回到笛卡儿《沉思录》所主张的内容,而是朝向理解“我思”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