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806320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31
《房束旁道的电生理特点与mahaim电位在导管射频消融中的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房束旁道的电生理特点与Mahaim电位在导管射频消融中的意义
2、第1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97年7月至2003年1月,本院收治的2例临床拟诊为房束旁道介导的逆传型AVRT患者。例1,男性,25岁,反复发作心动过速16年,频率180次/分;例2,女性,18岁,反复发作心动过速7年,频率230次/分。发作时均有明显心悸,女性患者尚伴有头晕、胸闷,均无晕厥发生。发作持续时间30分钟至13小时,静脉注射心律平可终止心动过速。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窦性心律心电图1例正常,1例有轻微预激(图1),心动过速时心电图QRS波宽大畸形,且呈左束支阻滞形及电轴左偏(图
3、2)。1.2电生理检查与射频导管消融1例在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5个半衰期以上、另1例在心动过速持续发作下行电生理检查与射频消融。常规1%利多卡因局麻后穿刺右侧颈内静脉及两侧股静脉,分别将6F4极标测电极置入冠状静脉窦、高位右房、希氏束和右室心尖部,用RECOR电生理记录仪记录,用ahaim电位(AP)及心室最早激动部位为消融靶点。2例均在右后侧壁(7~8点)标测到AP及心室相对较早激动部位,但均未标测到VA融合处(图4)。在此点用30~50ahaim纤维的研究是指房室结或希氏束与心室肌之间的传导纤维,即结室纤维和束室纤维。80年代有学者报道[3]临床上类似于结室纤维的患者实际上可能
4、是连接于心房和束支或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纤维,但由于无令人信服的心内电生理依据而未获广泛认同。近年来临床电生理的研究及导管射频消融的效果证明,这种房束纤维远比结室纤维常见[4],且房束纤维具有Mahaim束的电生理特点,因此又称之为Mahaim束型旁道。 房束旁道介导的心动过速临床少见,国内学者报道在心动过速患者中仅占2.6‰[5]。房束旁道的组织学结构与正常房室结的细胞成分十分类似,故有人认为是在房室环形成过程中,正常房室通路发生了分离,出现了正副房室结的异常变异,这种旁道可视为“副房室结”,房束旁道的心房端位于右房游离壁,心室端位于右室心尖部,因此室上性激动下传时右室心尖部最早
5、激动[6]。 房束旁道的电生理特点为:①窦性心律时体表心电图无或仅有轻微预激波。②传导速度慢且不应期短。与正常房室结相比,房束旁道相当于房室之间的一条慢径,类似于慢快型房室结双径路。因此当提前的室上性激动下传时可遇到房室结不应期,激动则经不应期较短的房束旁道“缓慢”下传,到达心室后恰逢房室结脱离不应期,则经房室结逆传形成逆向型AVRT。③仅有前向传导而无室房逆传,故在心房起搏时QRS波与心动过速时的QRS波相同,食道或心房程序刺激可以诱发心动过速[7]。④具有递减性传导。房束旁道的组织学特点决定了其具有类房室结样的电生理特点,右房起搏可出现文氏下传,静脉注射ATP亦可阻断其前传
6、功能。本文2例房束旁道均具有上述电生理特点。 关于房束旁道的电生理标测与射频消融,许多研究都强调了AP在射频消融中的指导价值。最近有学者指出,AP可作为射步消融成功与否独立的预测因素[8]。Ap的特征与希氏束电位类似,在心房波、AP与心室波之间有等电位线。理论上该电位从三尖瓣环到右室游离壁的心尖部均可记录到,但实践中多在三尖瓣环房侧记录到AP。McClelland等[2]报道的一组23例中,有22例标测到AP,并据此消融成功。本文2例均在三尖瓣环房侧记录到AP,并在此处放电试消融,1例彻底阻断房束旁道,心动过速不再诱发。另1例在AP处反复放电终未阻断旁道,但心动过速亦不能诱发(
7、而术前极易诱发),这是否与房束旁道虽未彻底阻断,但因射频消融后不应期发生了改变,即类似于房室结双径路的“慢径”改良有关。有[9]采用消融希氏束保留房束旁道的方法来根治这种逆向型AVRT,可见有的房束旁道确实不易被彻底阻断。因此,对于这种能标测到AP而又不能彻底阻断旁道前传的病例,是否可将不诱发心动过速作为治疗终点,尚需长期随访及更多资料证实。 总之,房束旁道系一种仅具有递减前传特性、而无逆传功能的Mahaim纤维,其介导的逆向型AVRT采用射频消融是安全有效的,AP在射频消融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这似乎与特发性左室室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中的P电位异曲同工。 参考文献1.Maha
8、imI,BenattA.NouvellesrecherchessurlessconnexionssuperrieuresdelabrancheduHis-taanKJ,etal.Radiofrequancycatheterablationofrightatriofascicular(Mahaim)accessorypathCollCardiol,1988,11:10354.HaissaguerreM,CauchemezB,MarcusF,etal.Characteristicso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