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流行歌坛漫步

百年流行歌坛漫步

ID:22803682

大小:111.0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8-10-31

百年流行歌坛漫步  _第1页
百年流行歌坛漫步  _第2页
百年流行歌坛漫步  _第3页
百年流行歌坛漫步  _第4页
百年流行歌坛漫步  _第5页
资源描述:

《百年流行歌坛漫步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百年流行歌坛漫步早在五四白话诗(自由诗、新诗)诞生之前,康梁等维新派人士就鼓吹效法欧洲和日本,进行现代音乐教育,以振奋国人精神。二十世纪初,在废除科举制度后,新式学堂普遍开设了音乐课,沈心工、李叔同等热心创作,“学堂乐歌”兴盛起来,中国开始有了自己的现代歌曲。一个世纪以来,白话诗一直没有真正地赢得大众,五六十年代的说教腔的“大白话”终于走进了假大空的死胡同之后,代之而起的先锋派的晦涩怪诞的“黑话”又成为“市场毒药”,一般读者避之惟恐不及。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流行歌曲大行其道。北宋柳永时代,曾是“凡有井水饮处皆歌柳词”,如今则是凡有自来水(以及河水、井水

2、、矿泉水)饮处,皆唱流行歌曲。而且,宣传歌曲艺术化,艺术歌曲流行化,各类歌曲有趋同之势。当今中国,已经不是什么“诗国”,而是“歌国”,已经不大有什么“诗教”,而只有“歌教”了。现代诗不能兴,不能观,不能群,不能怨,惟歌(以及民谣)可以。以致有人感叹,“唐诗”之后是“宋词”!“不学诗,无以言。”其实,孔子时代的“诗”就是“歌”。诗三百,即是歌三百,篇篇可以披之管弦。孔子这句话,在今天就该是“不学歌,无以言”了。笔者偶有机缘,百年歌坛游走一遭,竟生出不少感触,随手记之,未肯轻弃。今摘其要者,略作剪裁编次,凑趣于各位高朋。黄河黄河,出自昆仑山,远从蒙古地,流入

3、长城关。古来圣贤,生此河干。独立堤上,心思旷然。长城外,河套边,黄沙白草无人烟。思得十万兵,长驱西北边,饮酒乌梁海,策马乌拉山,誓不战胜终不还。君作铙吹,观我凯旋。——杨度《黄河》(沈心工曲)日俄战争后,沙俄加紧了对我国外蒙古的侵略,北疆危急,中国人民群情激愤。杨度此词以黄河经由蒙古地区,流入长城,试图表达中国北疆与内地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接下来,对“古来圣贤”的追慕,对“长驱西北”“饮酒乌梁海,策马乌拉山”的畅想,表达着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反击侵略者的英雄气魄。“铙吹”,凯旋之乐。《唐书·乐志》:“唐制,凡命将出征,有大功献俘馘,其凯乐用铙吹二部。”1

4、904年杨度作《黄河》歌词,第二年沈心工为之谱曲,曲调雄沉慷慨,气魄非凡。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时听塞上笳音,入耳动心弦。苏武留胡节不辱,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坐空闺,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少亏。能使匈奴惊心碎胆,恭服汉德威。——《苏武牧羊》(佚名词曲)两千年前,西汉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扣留,多方威胁诱降,不为所动,竟被流放到贝加尔湖边牧羊十九年。一个古老的英雄故事,一种崇高的民族气节,伴着学堂乐歌《苏武牧羊》

5、那雄浑低昂的旋律,直到今天仍然撞击着我们的心。这首歌的作者,一说是翁曾堃,他于1906年奉命前往外兴安岭测绘中俄国界地图,因抗议沙俄多次偷移界碑侵我国土,被沙俄无理拘捕,于狱中赋《苏武牧羊》以自励。一说是1914年由辽宁盖县师范学校音乐教师田锡侯作曲,国文教师蒋麟昌填词。参见钱仁康《学堂乐歌考源》,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李叔同《送别》([美]J.P.奥特威曲)美国人JohnP.O

6、rdway(1824-1880)有一支歌《梦见家和母亲》十分优美。日本人犬童球溪(1884-1905)用其曲调填写了日文歌词,改题《旅愁》。李叔同留学日本时曾将《旅愁》译成中文。1915年,李叔同在浙江第一师范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同时教授音乐、美术课程,仍用奥特威的旋律(删去了一些装饰音),重新填写了此词。离愁别绪,生命感伤,这是诗歌永恒的主题。《送别》调度长亭、古道、芳草、晚风、夕阳等一系列景语渲染离别的愁绪:“长亭”从来就是离愁的见证,“古道”上走过了一代又一代离人,“芳草”凄凄仍如愁绪生长蔓延,“柳”在晚风残笛中已不堪攀折……“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7、”、“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在浓得化都化不开的古典诗境中,不由得你不白头搔短,青衫泪湿。春郊欲雨,横塘笼雾,红紫纷飞迷路。却怪杜宇,来自何处,高踞江边烟树。振刷毛羽,彷徨四顾,归去,归去,如相催促,春光已是难驻。休,休,不忍更听汝。群芳成谱,经几多蕴蓄。疾风忽起,满地残红舞。归去,归去,究欲催春归何处?归去,归去,可奈春归人凄楚?——王元振、吴研因《杜鹃》([德]弗兰兹·阿伯特曲)一个伤春的古老主题,一阕宋词一样典雅的歌词,带着杜鹃啼归的声声哀告,居然丝丝入扣地填进了一支德国人创作的乐曲!毕竟音乐是一门世界语,毕竟

8、艺术家的心灵是相通的。《杜鹃》也题作《春郊》,歌词创作于二十年代,至今这支歌还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