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汉语诗词中隐性美的传递

简析汉语诗词中隐性美的传递

ID:22793656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31

简析汉语诗词中隐性美的传递_第1页
简析汉语诗词中隐性美的传递_第2页
简析汉语诗词中隐性美的传递_第3页
简析汉语诗词中隐性美的传递_第4页
简析汉语诗词中隐性美的传递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析汉语诗词中隐性美的传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简析汉语诗词中隐性美的传递谈中国文化走出去,必然绕不开中国古典诗词的传播。中国古典诗词音韵之顿挫、意象之丰蕴、情怀之悠远集中体现了中国的古典哲学观与美学观,是哲理、美学与语言交融的结晶。中国古诗词之美在于其含蓄、婉约,追求的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之蕴意深远,构造的是象外之象的无垠意境。这种追求境与意的隐性美学缘起于先秦时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的出现,得力于魏晋唐宋时期玄学和禅意的发展,并在明清时期随着世俗文化的融合而走向繁盛。  《红楼梦》成书于清朝雍乾时期,正是中国古诗词发展的繁盛时代,曹雪芹也被著名红学家胡文彬先生在《红楼梦与北京》称为了不起的诗人,书中的诗词淋漓尽致地再现了隐性美的诗学

2、传统,既有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借物(柳絮)咏志,也有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借景(落花)抒怀。但就诗歌隐性美在语言运用及意象刻画而言,《红楼梦》第五十回中的芦雪庵雪景联诗堪称一绝。全诗以雪为题,但长达52句诗中仅一个雪字,其余诗篇句句借物咏雪,借象寓境,为中国诗词隐性美的研究提供了极佳范例。本文将以《红楼梦》雪景联诗为例,一窥中国古典诗词的隐性美在其中的体现方式,并结合杨宪益与戴乃迭译本和霍克斯译本的分析探讨中国古诗词中的隐性美如何进行文化传递。  一、隐性美的哲学起源  美学源于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也是指导人们认识与实践活动的方法论,而美学思想产生

3、于审美主体在认识审美客体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系统化的认知和抽象化的总结,美学在《辞海》中的定义是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和审美意识,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因此美学是哲学的组成部分,也受整体哲学观的指导。因而中国美学在源起时便受到世界观的影响而形成其独有特性。  中国美学孕育于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学观。与关注人与社会关系的儒家思想不同,中国本土哲学观中的道家思想关注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哲学思考永恒话题在中国哲学观中被称为天人关系,产生于道家思想。先秦时期《周易》八卦中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咸卦)奠定了中国哲学观(美学观)的基本观点,即生化自然。天地感应而生万物,人与天地

4、万物同根本源,互为感应,循环复始。老子亦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庄子齐物篇》: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更进一步体现了中国哲学中人与自然的互转互化,逍遥忘形。及至汉代,董仲舒为了推行政教合一,兼采黄老之说,在《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大一统学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他认为万物归于一,天人互为感应:人之所为,其美恶之极,乃与天地流通而往来相应,此亦言天之一端也。之后的宋明理学则大大推动了唯心主义的发展,提出宇宙便是吾心的命题。  随着天人合一哲学观的萌发与发展,中国的古典美学观也孕育成型,中国美学家共创

5、的美学范畴,也就是一簇簇潜藏着生命意识的联想群,共同暗示着中国人追求天人和谐之美的生命原型结构。先秦时期的天地感应道法自然,追求的是静心、无为,以淡泊、宁静、无求的姿态行走大道,逍遥天地。美的感悟源于人与自然的感应,不着于外形,正如《老子》所言,五色令人目盲,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秦汉时期阴阳五行说的兴盛使中国美学发展出一对新的核心范畴:形与神。道家学说以《周易》的阴阳五行为基础,推崇人道与天道的浑然合一,以气为生命之力,游走于天、地、人、物之间,形成生生不息、周而复始的自然循环。故气便是生,为物之神,气聚则生,气散而亡。故而艺术之美亦在于神和气,讲求气韵神韵。《淮南子说山训》

6、云:画西施之面,美而不可说;规孟贲之目,大而不可畏:君形者亡焉。文中说通悦,意为在绘画作品中描绘美女西施的面容好看却不能令人赏心悦目;描绘勇猛武将孟贲的眼睛,画得大而不能令人望而生畏。这是因为形象的主宰神态、精神没有表现出来。这里所说的君形者,指的就是神。__  里所说的君形者,指的就是神。  魏晋时期一方面书法艺术臻至巅峰,中国文字的形式之美与人的心灵感悟相交织,另一方面山水画的发展更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融合,这使形神之说中对精神感悟力的推崇更上了一个台阶,《文心雕龙夸饰》云:神道难摹,精言不能追其极;形器易写,壮辞可得喻其真。意谓创作之难在于传神,而形貌的描写则可通过夸饰来实现。

7、形与神这对美学范畴对中国人抽象意趣的把握能力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及至唐宋时期,佛教兴盛,禅宗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万物自成一境的世界观引出了境的概念。叶朗指出:禅宗的这种思想(包括禅宗的境这个概念)进入美学、艺术领域,就启示和推动艺术家去追求形而上的本体的体验。而王昌龄首次在《诗格》中将境与美学牵成了姻缘,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极秀者,神之于心,出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