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788451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31
《懂得这些套路,产品面试其实真的很简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懂得这些套路,产品面试其实真的很简单关于教人面试的文章,网上有太多的案例,有兴趣了解套路的自己去搜索,在这里强调下,一定要擅用搜索引擎,它将会是你工作和生活的另一个大脑。在这里,我分享下我亲身找产品工作的一些经验给大家,希望对开始找工作的朋友们有所帮助。看过我之前文章的简友应该了解,我2012年下半年才正式做产品工作,入行前我是个机构的数学老师,也就是零基础。我找的不是产品实习生,而是一份正式的产品助理(专员)的工作。历时38天,面了13家公司,成功拿到4份offer,最后入职200+人的游戏公司。2012年的时候,产品经理还远没有现在那么火,也没有现在的那么多学习网站、论
2、坛、群和公众号。我开始先注册了个智联招聘账号,然后从百度文库下载了几份产品经理的简历模板,看了几篇产品文章博客,就开始海投产品专员(助理)的岗位很显然这样的简历和方法是无效的!提醒正准备这样干的人,无须再去验证。后来,我跑到博库书城买了本苏杰老师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在这里我顺带提一一句,无论知乎、豆瓣还是某些PM社区近期对于此书的各类负面评价怎样,我都认为这是一本值得产品新人去通读的书,是一本最快让新人全局了解产品经理工作的工具书。有时候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若不然你给小学生一本《微分几何》或《抽象代数》,经典倒是经典,关键他是能看懂呢还是能学到知识?花了两个下午,仔细读了
3、半本书,我又抑制不住投简历的饥渴心情。重新修改了简历和个人介绍,重点突出了本人作为新人有哪些特质适合产品岗位。对于没有面试邀约的简友,你写的简历应该是最大的bug!修改后的简历投出去,开始慢慢有面试邀请,差不多面了3、4家公司,结果比没接到面试还要惨,每次面试都被打击的体无完肤,怀疑人生。在我纠结我这样性格和能力的人,是否真的适合做产品时,又鬼使神差的再一次翻了翻那本书(也是面试时唯一的产品相关书)。有时候,思考方式的转变比持续努力奋斗更有价值。我从书里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既然要做产品,那就要具备产品思维模式,就应该把面试作为一个产品去思考打磨!我开始分析我面试为什么会失败,
4、总结了如下6条,欢迎对号入座:自我介绍又长又臭,没有亮点工作经历与行业不匹配,没有产品经验没有可查阅的原型作品对面试的岗位了解太少回答产品问题时,磕磕绊绊或者答非所问聆听的时候少,瞎扯淡抢话的时候多找到问题是第一步,接下来应该是寻求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针对自我介绍:我删减为姓名+毕业学校+所学专业+开始工作时间+经历的公司+取得的荣誉成果+兴趣爱好,说的时候慢一点,尽可能控制在1分钟以内针对经历与行业不匹配:我尽可能的把过往的工作经验往产品岗位具备的能力上靠,比如当老师锻炼了我的沟通能力,写教案锻炼了我的文档撰写能力,数学系毕业又让我具备优秀的逻辑思维等等…针对没有可查阅的
5、原型作品:一是你需要平时多临摹几个产品原型,二是你可以建议面试官让他出原型题目,你面试后再邮箱发他。针对面试的岗位了解太少:我会先问面试官,这个岗位你们觉得什么样的人适合?岗位主要工作内容是什么?等面试官介绍完,你再针对性的把自己往上靠。针对不会回答的问题:我买了个录音笔(现在用即可),面试前把录影笔开着放在口袋里(不要被发现,也不要泄露面试题),遇到不会的问题,先讲讲自己的想法或者思路,然后谦虚的问面试官,这个问题应该如何处理?面试官一般都会跟你讲解这样这样如何如何。这样做的好处有两点,一是你可以重听你面试的过程,发现自己面试的不足而加以完善,比如紧张,说话太快,问题没听
6、清之类的小毛病。当你多面几次之后会发现,常规的产品面试题就这么些,经常会遇到不同公司同样的问题,这时候你可以拿之前面试官的回答来回答这个问题,毕竟人家的经验之谈,有料干货!针对抢话的毛病:(这主要是当老师留下来的个人恶习),我就时刻提醒自己少说话,说话前仔细过过脑子,耐心的听别人说完再说话,不过真是任重而道远。掌握了这些方法,最后只剩下一条路——实践,不停的去实践,在实践中找到最优解。以上是我本次分享的主要内容,欢迎阅读、留言或私信讨论交流。题外话:零基础入门、21天入门到精通、45天成功签约简书、我是如何半年赚百万毕业三年北京2套房...此类的标题都特别的吸引人,阅读点赞
7、量也十分可观。究其原因有二,其一是显示出读者新人追逐成功的迫切心情,另一方面又潜意识的暴露了人类浮躁和好逸恶劳的本性。学过编程的都知道hello,world!经典教材如果连产品经理是什么,岗位的大致工作职责和流程,需要掌握哪些软件工具等常规小白问题,都无法脱口而出的话,我建议你不要去面试,还是慎重的自我评估下是否真的已做好步入职场的准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