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天道何以人伦(1)

非天道何以人伦(1)

ID:22749524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31

非天道何以人伦(1)_第1页
非天道何以人伦(1)_第2页
非天道何以人伦(1)_第3页
非天道何以人伦(1)_第4页
非天道何以人伦(1)_第5页
资源描述:

《非天道何以人伦(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非天道何以人伦(1)内容提要本文以《新青年》对孔教的批判为出发点,深入分析《新青年》从彻底反孔教,到部分肯定孔教,到宗教替代说的历程,揭示出隐藏在这种历程下的思想基础,指出五四运动中存在着忽视天人关系、忽视道德情感的倾向,这种倾向使得五四运动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五四运动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不谈天道人伦的道德难以成立。  关键词五四运动新青年陈独秀孔教宗教宗教替代说   1、引言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大事,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有广泛影响。五四运动的功绩昭显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中,迷信与专制、

2、旧文化与旧文学都作古了。可是五四运动的目标已经达到了吗?我们在上个世纪末不是经历过信仰危机,目睹了迷信的死灰复燃吗?因此我们不得不反思,或许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目标还没有达到。  宗教是旧文明包罗万象的载体,很大程度上就是文明的代称;在宗教占主导的社会,一切都烙上了它的印迹。五四运动时期影响最大的刊物是《新青年》,其上刊载的有关宗教的论文最具典型性,因此本文将从分析《新青年》对孔教的批判入手,揭示五四运动的思想基础,阐明五四运动的得失成败和可资今日借鉴之处。    2、《新青年》对孔教的批判:社会伦理的批

3、判    新文化运动对孔教的批判主要是在社会伦理方面。易白沙率先批判孔教:“孔子尊君权,漫无限制,易演成独夫专制之弊”;“孔子讲学不许问难,易演成思想专制之弊”;“孔子少绝对主张,易为人所籍口”;“孔子但重作官,不重谋食,易入民贼牢笼”。(注:易白沙:《孔子评议(上)》,《青年杂志》,一卷六号,1916年2月15日。)吴虞剖析了中国专制制度的基石,以为“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而家族制度的根本是“孝”,因而“孝”既是家政又是国政,他的结论是“儒家以孝悌二字为二千年来专制政治、家族制度联结之根干”。

4、(注:吴虞:《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新青年》,二卷六号,1917年2月1日。)李大钊从社会经济角度出发,得出与吴虞一样的结论。他认为孔门修身要求“尽孝”,而“忠”是“孝”的放大体,君主专制制度就是父权中心的大家族制度的发达体。(注:李大钊:《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新青年》,七卷二号,1920年1月1日。)  我们沿着陈独秀的思路继续推论,结果就是:人们如此虔敬地尊奉道德律令,不是因为它是一个命令,而是因为它是真理,或者说它是来自真理的命令。这种说法和宗教中的戒律规范就非常相

5、似了。所以,孔教是不是宗教的问题,立刻就显得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它关系到作为一种宗教能够激起国民道德感的问题。    3、《新青年》的困惑:孔教是不是宗教    《新青年》诸君对孔教是不是宗教见解各异。俞颂华认为孔教是宗教。他说:“孔子虽不语鬼神,而其于天人之关系,又未尝不形诸教义”,而宗教之字源,就是明天人关系,孔子言人事居多,语天人关系少,因而不是一神教,而是“凡神的伦理的宗教”,所以孔教的教义不止伦理学说。(注:俞颂华:“致陈独秀”,“通信”,《新青年》,三卷三号,1917年5月1日。)  其他人

6、一般认为孔教不是宗教。蔡元培在公开演讲中声称,孔子“明乎已决非宗教中人……孔子是孔子,宗教是宗教,两不相关”(注:蔡元培:《蔡孑民先生在信教自由会之演说》,《新青年》,二卷五号,1917年1月1日。)。陈独秀认为孔子“其为教也,文行忠信,不论生死,不语鬼神……无一言近于今世之所谓宗教者”。(注:陈独秀:《宪法与孔教》,《新青年》,二卷三号,1916年11月1日。)如果继续着陈独秀的思路,我们就可以推论,“温、良、恭、俭、让、信、义、廉、耻等诸德”可以不用孔教也可以获得。但我们还要继续问,这些美德是不是

7、不要任何宗教或者信仰也能被遵守呢?这个问题我们留待后面讨论。  到此为止,我们从《新青年》对孔教的批判中,至少能分析出孔教中的三种成分:天人关系、伦理关系和道德情操。前两种关系是可以分析和批判的知识性内容,而后一种因素则是个人的情感意志问题。《新青年》没有讨论天人关系,全盘否定了孔教的社会伦理,对孔教的道德准则以及由此激发起的道德感却又深表赞同。率先反孔的易白沙就撰文为儒学正名:“既知国家危亡,由于国人之丧我,则扶危救亡,非使人人矜重其我,实无他道可寻”,他继续写道:“儒墨者,以无我为我业。请颂其言,

8、以终斯篇。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孟子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注:易白沙:《我》,《青年杂志》,一卷五号,1916年1月15日。)(转载自zw.NSEaC.作文网)  因此,随着反孔教斗争的深入,《新青年》就不得不面对这个难题:怎样才既能消除孔教带来的社会灾难,又能光大它带来的“世所同遵”的道德呢?    4、《新青年》的倡议:“宗教替代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