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定期监测血糖及重要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定期监测血糖的重要性来源:瑞京糖尿病医院2010-10-1917:11点击量:·糖尿病患者最好在哪几·糖尿病患者睡眠不当会·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糖尿病患者要常做的检·糖友怎样判断糖尿病的·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血 定期监测血糖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国际糖尿病联盟把心理、饮食、运动、药物和监测定位糖尿病治疗的五大要素,只有懂得糖尿病、合理用餐、坚持锻炼、按时用药和即时监测血糖,才能让糖尿病患者过上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可见监测血糖的重要性。监测血糖 治疗糖尿病,最基础的就是即时监测血糖,它有利于糖尿病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而且是衡量其他血糖控制手段,饮食、
2、运动和药物治疗的正确性和适量性的基础。 成功治疗糖尿病,最关键的是要做好自我血糖的监测工作。一方面,自我监测能够及时掌握血糖的变化,更好地阻止并发症的产生,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出现低血糖的危险。 比如只用饮食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可以看到自己吃什么食物血糖升高的更快、更明显。因为每个人对不同的食物的反应不一样,不同食物使人体血糖升高的速度也不一样。采用药物控制血糖的患者,经常性的测血糖,可以观察降糖药是否发挥了作用,有没有必须增加或较少药量。采用胰岛素治疗和服用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的患者,容易发生低血糖,对这样的糖尿病患者,自我检测血糖的意义更大。因为监测后的血糖值可以告诉患者,哪个点应该增加
3、胰岛素,哪个点应该减少胰岛素。 定期监测血糖,摸清血糖变化规律。一般血糖刚开始控制,或者说血糖比较高,一般都在空腹测。当空腹血糖不错,应该关注餐后血糖。而一天注射两次胰岛素的患者,最好测的次数多一点,一天2次到5次不等,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正在调量的时候。定期监测血糖频率,应该根据糖尿病患者的需求因人而异。还有一点很重要即最好把血糖的结果及时记录在纸上,就诊时带给医生看,无论对己还是对医生都有很大帮助。 很多糖尿病患者在特别难受的时候,不要随便判断是高血糖还是低血糖,一定要用血糖仪测试一下自己的血糖。糖尿病患者突然之间的身体不适,很难说是高血糖还是低血糖引起的,如果糖尿病患者在不了解血糖
4、变化的前提下,随便的进食或者是吃降糖药,会给身体带来一定的隐患。 定期监测血糖,还要注意血糖仪的使用。糖尿病患者可以带着自己的家用血糖仪到糖尿病医院测静脉血,抽血的同时用自己的血糖仪测血糖,测静脉血与测指血的时间尽量同步。糖尿病患者不要再家测完血糖后,再去医院测静脉血,因为糖尿病病人去医院的过程中路途的奔波对血糖也有影响。如果发现静脉血与指血比对有问题,要及时与血糖仪厂家联系。TAG标签:治疗糖尿病 监测血糖 监测血糖的重要性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血糖是至关重要的,在治疗过程中监测血糖也同样重要。,监测血糖是发现低血糖和预防低血糖的关键。血糖仪注意事项介绍糖尿病患者要时刻关注自己血
5、糖的变化,利用血糖仪科技进行自测,相信很多病友们对血糖自我监测的重要性已经有了深刻认识,糖尿病患者可以自己操作、随时检测血糖的便携式血糖仪的使用越来越普及。血糖仪注意事项有哪些呢?我们将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血糖仪过程中经常碰到的问题整理如下:1.怎样采集血样?★彻底清洗和干燥双手。★温暖并按摩手指以增加血液循环。★将手臂短暂下垂,让血液流至指尖。★用拇指顶紧要采血的指间关节,再用采血笔在指尖一侧刺破皮肤。★刺皮后勿加力挤压,以免组织液混入血样,造成检测结果偏差。2.多久检测一次血糖?血糖监测间隔时间视糖尿病类型和病情而定,以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为原则。您应该按医生的建议检测血糖。通常:①全
6、天血糖谱包括:三餐前后、睡前、夜间共8个时点,对病情不稳定者、妊娠糖尿病病友、使用胰岛素者适用,每2~4天测1次全天血糖谱。②初发病及调整药物者:每周测4次,每次选8个点中的不同时间点。③病情稳定者:每月测4~7次,每次选不同的时间点。④手术前后、感冒、旅游等血糖不稳定时:每天至少测4次,每次选不同的时间点。3.采血针是否可以反复使用?严格来说不可反复使用。采血针一经使用,其针尖不再锋利,针尖会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而越来越钝。采血时,会因为针尖变钝而增加疼痛感。更应注意的是,使用过的采血针上容易有细菌繁殖,可能会直接危害健康。因此,血糖检测完毕后,应立即将使用过的试纸及采血针妥当地弃置。4
7、.存放血糖仪应该注意些什么?通常仪器的保存温度应在-40℃~+70℃之间,以免损坏。相对湿度应在85%以下。避免将仪器存放在电磁场(如移动电话、微波炉等)附近。,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的关键,而中国尚无统一的针对医院和患者的血糖监测使用规范。为提高广大临床医生和糖尿病患者对血糖监测的认知,健康报社和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于2月14日联合举办了中国血糖监测管理规范专家研讨会,来自各地的30多位内分泌科专家参加了研讨。 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