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727984
大小:5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31
《精编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九章小学语文教学评价 课程导学: 学习目标和要求: 1.了解语文教学评价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2.掌握双向细目标、默读速度、口语交际等评价方法的实践操作过程。 学习重点: 语文教学评价方法的实践操作。 学习难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方法。 学习建议: 1.把握语文新课程评价理念,梳理语文教学评价的种类和具体方法。 2.选择一个教学单元,根据评价方法进行实践操作。本章主要内容: (1)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评价存在诸多不足。语文课程标准凸现了评价的发展性功能。 (2)语文教学评价
2、有不同类型,要掌握不同实施方法。 (3)对语文教学各组成部分的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突出重点,讲究方法,全面而综合地进行。 (4)语文教学评价改革的重点和原则。平时课堂中经常进行的日常检查,也是一种教学评价。主要属于形成性评价。 1.书面考试(纸笔测验)。 书面考试是学习评价中最常用的一种类型。规范的书面考试过程应包括决定:考试目的、制定考试大纲、编制双向细目表、编拟试题、组合成卷、试测、施行及评分、分析考试结果、解释分数等步骤。 要学会编制按知识要点进行纵向设计和按能力水平进行横向
3、设计的“双向细目表”。这是书面考试科学命题的关键环节。如何编制双向细目表: •按知识要点进行纵向设计。 ①列知识要点。 ②定比例,即确定每一类要点应占的分数比例。 (2)按能力水平进行横向设计。 ①将能力要求从左到右逐步列出考核项目 ②参照本次评价目标分配分数。 (3)将双向设计合计总分,根据各知识点的内容进行调整。 2.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任务的评价——真实性评价,就是让学生通过实际任务来表现他们语文学习成就,是一种语文学习成就的真实评价。包括结构性表现测验、口头表述、模拟表现、实验
4、、作品、项目以及成长记录袋等常用的表现性评价方式。 在我国中小学中最常见的形式是成长纪录袋。 成长记录袋是指用以显示学生学习成就或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它具有如下功能:①使学生参与评价,成为评价过程的主体; ②使学生、家长和教师形成对学生进步的新看法; ③促进教师对表现性评价的重视; ④便于向家长展示,给家长会提供学生进步的具体证据; ⑤将教学重点集中在重要的表现活动上; ⑥有助于找出课程需要改进的方面; ⑦提供诊断用的特殊作品或成果; ⑧可
5、供汇编累积起来的学生学习证据和案例。 建立成长记录袋的步骤: ①确保学生“拥有”自己的成长记录袋。 ②决定收集什么类型的作品样本。 ③收集和存放作品样本。 ④选择评估成长记录袋作品样本的标准。 ⑤要求学生不断对其成长记录袋作品进行自我评估。 ⑥安排和举行展示会。 ⑦调动家长参与评价过程。教学难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是本章难点。 布卢姆认为各种意识水平都可以用行为形式表现出来,并把它们区分为三个领域——认识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布卢姆本人的贡献主要在认知领域。 美国教育
6、学者柯拉斯霍认为,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主要包括态度、兴趣、理想、欣赏和适应方式等。其亚领域可分为接收、反应、价值判断、价值的组织和价值的个性化5项。但有人持不同意见,还有人认为情感目标在教学中难以控制,很难测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方法,要在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的“总目标”、“阶段目标”、“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的基础上,首先确立比较清晰的目标,其次确定这些目标的亚领域,并按学段列出评价要点,再根据所确定的目标和要求探索和建立评价方法系列。本章其他重要内容 1.语文教学评价的主要环节和内容 语文
7、教学评价就是对语文教学工作进行价值判断。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基本环节。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应该包括教学行为评定和学习效果评定。 2.语文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 • 衡量学生语文水准,评定语文教学效果。 • 诊断学生学习困难,反馈语文教学情况。 • 激励学生学习动机,促进语文教学工作。 要真正发挥语文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功能 (1)坚持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语文学习目标的程度,而且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
8、 从评价内容和评价领域突出语文教学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 注重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和灵活性。 • 关注评价主体,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提倡家长参与评价活动。3.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评价的作用 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包括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是针对学生在某一方面的学习内容或知能上的障碍作进一步诊断,作为采取补救措施的依据。 形成性评价则侧重所教过的内容,随时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发现学生的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