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案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案

ID:22717941

大小:5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31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案_第1页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案_第2页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案_第3页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案_第4页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关于加大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养老服务已经成为政府和全社会日益关注的大事。从我县2013年末人口统计的情况看: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18.92万人,约占总人口的17.42%;80岁以上高龄人口20021人将占全部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总数的10.57%。而全县共有敬老院26个,床位3100个,入院2097人,公办福利院1个,床位130个,入院124人(动态数据),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16.5张,离市要求到“十二五”期

2、末,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2.6张差距较大。社会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加大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已是各级政府面临的严重课题。从现实的情况看:一是家庭的小型化和核心家庭的增多,使得家庭的养老功能弱化,二是大量年轻人进城或外出打工,或者将关注重心向子女倾斜,产生了“重幼轻老现象”,对老年父母的实际生活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三是老年人的寿命在不断延长,健康状况却有所恶化,患病率、伤残率上升,自理能力下降,需要更多的生活照料和社会服务,加大了家庭的负担。现阶段养老服务工作面临着“四化”: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和失智化,同时存在着“四缺”:缺钱、缺人、缺经验、缺体制

3、。人口老龄化既给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又给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从而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象千斤重担落在各级政府肩上。----------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如何化解这一难题和千斤重担,从各地以及我县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情况来看,近年来在实践中用政府社会两轮驱动、线上线下两网共织、物质精神两手培育、县镇(乡)联手两级同推这“四个两”,借力发力,拨起了

4、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千斤重担,效果已现。其方式主要采取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三种方式。一是居家养老。居家养老就是由下岗职工或社会服务志愿者上门服务:采取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活动开展的一种方式。这一方式我县才刚刚起步,还在探索中,更没有形成共识。从社会的角度考虑,居家养老缺少必要的工作经费,而社会硬件设施成本几乎为零。居家养老覆盖面窄,各种挑战因素的结合使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开始瓦解和分化,从而使家庭养老这一传统养老方式必将随家庭结构的变化而逐步向社会养老过渡。二是社区养老。社区养老就是在城市各个社区建立日间

5、照料中心、托老所、老年人活动中心、互助式养老服务中心、短期托养、配餐等服务,老人仍然居住在自己的家里,享受服务中心提供的营养和医疗护理以及心理咨询,并由服务中心派出经过训练的养老护理员按约定定时到老人家中为老人提供做饭、清扫、整理房间等家务服务和陪护老人、倾听老人诉说的亲情服务。有人说:社区居家养老是一个无围墙的养老院。这一方式仍然起步晚,还没有形成气候,全县只有11个社区和19个乡镇有老年人活动中心,但都不是----------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专业最好文档,专

6、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社区养老的意义。这种模式仍然存在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所提供的服务内容、服务场所、资金制约、服务对象覆盖面不广等问题。三是机构养老。机构养老是指由专门的养老机构(包括福利院、养老院、托老所、老年公寓、临终关怀医院等等)将老人集中起来,进行全方位的照顾。机构养老分为公办(或公办民营)和民办(或民办公助)两种。机构养老曾被认为是现代化的社会养老模式,专业水平比较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我县看公办养老只有26个乡镇敬老院和一所福利院,而且都是长期形成并且发展不大,床位少入住率低。公办养

7、老由于种种原因,社会力量发挥作用的条件和环境还不充分,政府投入严重不足,养老福利服务社会化程度不高,人才匮乏、医疗、护理和专业管理人才严重不足,服务人员工资和福利待遇低。而民办养老机构则因开办手续复杂,土地使用、规划建设、税金规费、财政补贴等原因落实困难,进展不大。我县有几个民营企业家想开办也还未落实。养老体系建设的形式有居家、社区、机构养老,因为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开始瓦解和分化,居家养老要逐步向社会养老过渡;社区养老模式也因资金、资源不足问题也只能是一定时期内的过渡形式。所以本文只从机构养老,特别是大力发展社会力量投资兴办(民办)养老机构提出思考和建议:

8、一、舆论引导,形成浓厚的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1、提高思想认识,站在战略高度看待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