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经济论》word版

《环境经济论》word版

ID:22716223

大小:227.01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0-31

《环境经济论》word版_第1页
《环境经济论》word版_第2页
《环境经济论》word版_第3页
《环境经济论》word版_第4页
《环境经济论》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境经济论》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贵州地质资源环境在发展农业经济中的潜在价值杨胜元毕坤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贵阳550004〖内容提要〗本文试图从开发地质资源环境与发展农业经济的角度,阐述地质资源环境在发展农村经济取得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在此基础上预测为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重大潜在经济价值,为农业地质工作服务于“三农”增加信心,农业部门与地质部门配合放心,共同发展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关键词〗潜在价值,农业经济,地质资源环境,贵州前言地质资源环境应该包括地质资源和环境地质两部分。地质资源是指提供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和岩石、矿产、水等基础物质。环境地质是研究水

2、、土、光、热等要素组成的自然地理环境、地质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气象环境、地球化学环境、生物地球化学环境等的内在联系。在农业地质的研究过程中,在传统农业以土壤为基础的生产模式基础上,第一认识岩石也是农作物生长的场所,尤其是优质农产品对地质环境的选择性和依赖性很强,得出了开发地质环境生产优质农产品的结论。第二开发普通硅酸盐岩岩石,整体提取多元素、低剂量离子型液体矿肥,定名为金五谷叶面肥。开发过程中进行了四年的农田种植对比研究试验,验证了该肥料确实能够提高粮食作物产量,从而取得了普通岩石资源开发利用和提高粮食作物产量的双重突破。所以认为,开发地质资源环境

3、有很大的潜力,开发结果将为人类提供更多优质农产品,产生更大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为可持续发展服务。开发农业地质资源环境与发展农业经济存在着内在的联系,经过20多年农业地质工作者正在艰苦的探索和实践,证明完全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水平。由于地质与农业结合是一个新鲜事物,本身还没有建立完整的科学体系,社会地位还没有稳固确立,加之宣传力度不够,农业地质的推广应用步履艰难,要得到社会的认可还须做很多工作。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要让领导用农业地质研究成果完成政府工作的目标,农民得到真正的经济收入,农业地质工作得到发展。因此,在开发地质资源环境过程中,必须首先

4、开发社会资源,用农业地质的科技成果,提高人们对开发地质资源环境的重要性,把农业地质工作推向深入。一、贵州农业生态地质环境特征(一)岩石地层分布特征1、岩石地层特征:经过几十亿年的沧海桑田,贵州17.6万Km215的国土面积上,沉积了前震旦系经过区域变质的硅酸盐岩,厚度达20000m,震旦系至白垩系沉积的硅酸盐岩和碳酸盐岩,厚度达10000m左右,还有不同历史时期的火成硅酸盐岩,未成岩的松散堆积层厚度0至20m左右。2、岩石分布特征:(1)分布面积。前震旦系区域变质的硅酸盐岩,分布面积约30000Km2。震旦系至白垩系沉积的硅酸盐岩和碳酸盐岩,分布面积1

5、40000Km2,其中碳酸盐岩约11万Km2,占国土面积的61.9%。火成硅酸盐分布面积大约6000Km2,玄武岩分布面积最广泛。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分布面积最广,主要覆盖在各时代地层出露的斜坡和低凹部位,分布面积占国土面积的70%—80%,松散堆积层的松散性质决定了人类开垦的力度,贵州5600多万亩耕地主要开发在最年青的地质体上。(2)岩石地层由老到新从东向西分布。黔东南及梵净山集中分布了六亿年前的变质岩,向西往黔南、黔中、黔东北、黔北、黔西北到赤水,基本格局依照震旦—寒武系到侏罗—白垩系的分布规律。(3)在黔南、黔中、黔东北、黔北、黔西北地区,硅酸盐岩

6、和碳酸盐岩基本上呈条带状互层分布。(4)玄武岩集中分布于黔西北的毕节地区、六盘水市,黔中地区有少量的分布。(5)碳酸盐岩分布占61.9%,形成了贵州以喀斯特农业生态为主的特征。(6)贵州是一个没有大面积第四系松散堆积物成片分布的山区省分,岩石出露地表最多又是贵州省的一大特征。(二)成岩环境及岩石类型。1、成岩环境贵州经历了武陵、雪峰、加里东、华力西—印支和燕山—喜马拉雅五个大的构造运动发展阶段,相应形成了五套海相—海陆交互相—陆相沉积的正常环境、还原环境、氧化环境和酸碱性质不同的火成岩体。岩石颜色表现为白色、灰色、黑色、红色等,可以反映当时的形成环境。

7、2、岩石类型及风化特征(1)岩石类型:分为硅酸盐岩和碳酸盐岩两大类。进一步细分见表1。(2)风化特征:两大类岩石的风化产物有很大的差别,形成不同的土层环境。硅酸盐岩抵抗风化的力量弱,硅酸盐岩风化后,有时岩石和土的界限难于区分,岩石就是土,土就是岩石。风化结果为以硅铝含量为主的砂土、亚砂土、含砾砂土,在裸岩地区形成土层的速度比较快,一般没有进行统计。碳酸盐岩以溶蚀作用为主,风化过程中钙镁大量流失,残留下来的物质以黏土为主。碳酸盐岩风化后,岩石和土的界限十分清楚,土层形成的速度大约一万年堆积1公分左右。15(三)岩石组合特征1、石灰岩组:岩石中方解石、文石

8、含量大于90%,酸不溶物小于10%,陆源碎屑矿物含量很少,风化后多形成黄色、黄棕色、红色粘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