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696198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31
《中医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研究就业乃是民生之本,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明确提出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就业工作。据统计,较之去年再创历史新高,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急剧上升,达到749万人,比去年又增加22万人。高等教育处于大众化阶段,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就业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90后毕业生早已开始加入高校毕业生的主流大军,他们从小吃苦较少,受挫能力低;在校期间大多数学生没有明确的就业目标,核心竞争力缺乏;毕业后一味倾向选择北上广等沿海发达城市,就业观存在问题。而21世纪
2、的的医学模式已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给90后医学院校的毕业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中医院校不应当只注重学生在医学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养,还应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力求为毕业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指导,为他们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一、中医院校开展就业指导的重要性分析1、中医学专业的特殊性中医学专业有着自己的特殊性,其培养周期长,需要五年甚至五年以上的在校学习时间,进入医院正式工作以后才能申请考取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医院对于中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学历也有所要求,一般来讲,研究生以上学历才能进入市级以上的综
3、合性医院工作,本科生只能进入县级医院或者社区医院等。专业的特殊性造成中医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方面更加困难,因此开展就业指导是势在必行的。2、就业期望值过高地区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性,这也导致毕业生盲目扎堆选择沿海发达城市;而每一的毕业生数目呈递增趋势,市场劳动力远远过盛。中医院校毕业生在择业时同样存在期望值过高的现象,热衷倾向于沿海地区单位或者市级以上医院,而这些医院往往就业竞争激烈。大多数毕业生不愿意到县级医院、社区医院以及乡镇卫生所工作,好高骛远,不考虑实际情况,就业观存在偏差。就业指导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因此,就业指导有着
4、很大的现实意义。3、积极适应新医改政策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5月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5年重工作任务》,其中提出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全面完成“十二五”医改规划目标。新医改政策的出台也要求医学院校积极主动做出相应调整,开展就业指导,帮助中医院校毕业生更好就业。二、中医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1、就业指导内容不够精细中医院校虽然大多数都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以及《大学生就业指导》,并将其列为必修课,但采用的多为高等院校统一教材。由于不同院校性质不同,专业差别巨大,统一的教材未免内容过于宽泛,缺乏针对性和指
5、导性。缺乏专业特色的授课内容不具有说服力,很难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学生的接受程度也大大受到限制。2、师资队伍职业化程度有待提高一些中医院校没有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都由一线的辅导员负责。由于辅导员缺乏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专业培训,自身对于教材的理解不够透彻,指导内容过于空洞,形式单一。由此导致就业指导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对于就业指导停留在表面层次,无法进行深入、及时、有效的就业指导。3、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许多中医院校的就业指导只停留在理论层次,仅限于课本知识讲解、政策解读、就业信息的收集和分析等。而这些远无法满足学生
6、就在就业指导方面的需求。以就业指导为主题的诸如职场模拟面试、求职经分享会等实践活动历缺乏,导致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着也是中医院校就业指导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三、中医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研究1、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模式由于中医学专业的特性,各年级的学生需求是不同的,我们应当根据培养方案和阶段的不同,有针对性的开展全程式就业指导。这种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模式与中医观是相契合的。就业指导工作要一改传统的短期集中课程的模式,把就业指导贯穿学生五年的医学教育全过程。在大一新生入学阶段加强专业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专业认同感,在此基础上开设《职
7、业生涯规划》等课程。启蒙教育和心理教育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并指导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初期的规划,定下自己的目标。进入大二、大三阶段,可以将就业指导相关内容融入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社会实践当中,以锻炼学生能力、充分掌握专业技能为目标,鼓励学生发现自我,展示自我,提升自我。在面临毕业阶段,向大四、大五的学生开设《就业指导》等课程,在进入职场之前,增强学生的竞争能力,提高就业技巧。2、信息化的就业指导模式处于信息时代下的90后,X络早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种社交公众平台也犹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
8、各类信息通过、博客、人人X、微博、迅速有效地进行传播,而这类公众平台的主要用户群体正是年轻。因此,高校应当充分利用各种社交X络媒体,搭建信息化的就业指导平台。(1)利用微博、等公众平台进行就业信息的发布。为保证信息的有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