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方式之转变

历史教学方式之转变

ID:22685654

大小:5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30

历史教学方式之转变_第1页
历史教学方式之转变_第2页
历史教学方式之转变_第3页
历史教学方式之转变_第4页
历史教学方式之转变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教学方式之转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历史教学方式之转变----历史教育论文-->摘要:进入新课改以来,新课程特别强调转变教学方式。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这一观念应当落实在对教科书的态度上,即抛弃仅依赖课本传授知识的做法。应当实现由过去关注知识传授转向真正关注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关键词:新课程;教学方式;转变2005年秋季徐州地区进入新课改之后,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面对的最大问题是“不适应”。对于我们一线教师而言,不仅是全新的教学内容和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的挑战。还需要我们切实转变已经习以为常的教学观念和方式。传统的教学过程一般是以组织教学、讲授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

2、检查等几个环节来逐步展开的。其基本做法是,以纪律教育来维持组织教学,以课本作为教学的经典依据,以教师讲学生听来传授新知识,以背诵、抄写来巩固已学知识,以多做练习来运用新知识,以考试测验来检查学习效果。在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这种传统的“背多分“”题海战术”的教学方式的缺陷和弊端已经越来越明显的暴露出来。即它仅仅是以知识的传授为核心,仅仅把学生看成是被动接纳知识的“容器”,没有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独立性,没有突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没有体现出对学生终身发展的关怀。因此,如何实现从仅仅关注课本知识到关注

3、学生学习的转变,便成为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必须要注意解决的问题之一。要实现这一转变,认为要重点强调以下几点。一、切实更新教材观念我记得美国著名学者塞勒等人就“教材”与“教学”的关系问题,曾做过这样一个比喻:如果教材可以被认为是乐谱,教学就是作品的演奏。同样的乐谱,每一个演奏家都会有不同的体会,从而有不同的演奏,效果也会大不一样。这就意味着,课堂教学并不是仅仅考虑如何去“教”教科书的问题,而是应当更多地考虑如何去“用”教科书教的问题。例如,对于历史必修二中第四专题《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等教学内容,过去往往被我当作“鸡肋”,“

4、讲”之乏味,弃之又不放心。所以,最后往往采取设计几张表格,让学生将有关知识点在表格内一填了之的做法,一带而过。而如今,我在上这课前就开始改变策略,根据教学内容的基本线索,设计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如“从民国时期人物的生活照片看社会生活的变迁”“近现代中国人的生活理想”“我们家里的三大件”等,师生共同搜集准备的教学素材异彩纷呈。这样,以同样的教材作乐谱,因教师不同地施教,唤起学生共同参与,便演奏出了风格不同的华彩乐章。这些原本被视为“鸡肋”的内容,反而一下子变成了最能激发学生主动热情参与的内容,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效果也非

5、常显著。二、整体把握课程目标新课程提出,课堂教学应当要完整地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因此,作为教师就要时时以“三维”课程目标来提醒自己和要求自己,必须要真正跳出过去那种只是单纯关注课本知识授受的教学窠臼。例如,我在讲述辛亥革命的背景部分时,设计了一个“走进先烈心灵,感悟志士情怀”的教学环节。我自行编写配录了解说词,用深情的生命追问引起了学生情感的强烈共鸣,他们纷纷表示:“先烈们献出的是生命,如果后人留下了一丝记忆,存不住一份感动,那将是极大的耻辱!”随后我又设计了其他相关的教学情境。通过上述

6、教学环节的设计,就使学生较好地跳出了单纯进行知识点识记的局限,深刻地感悟到了这场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真正内涵,从而较好地体现了“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三、密切关注学习过程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往往只是立足于课本知识的传授,习惯于直接将知识和结论“喂”给学生,即只偏重于学习的结果。而新课程则倡导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其学习的过程。因此,认为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就应当要注意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学生增强“我要学”的主动学习意识,培养学生树立“我能学”的独立学习信念,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学会学习”和“学会合作”,形成

7、强烈的问题意识,并不断提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我在讲述孔子这个历史人物之前,我先创设了“跨越2500年的孔子”的教学情境,我向同学们展示了名为“奔波的孔子“”至高无上的孔子“”袁世凯与孔子“”新文化中的孔子”等一组图片,指出2500多年的历史风尘使孔子的面目变得复杂而神秘起来。然后,请同学们通过查找有关资料,分组合作探究等活动,来恢复孔子的本来面目。上课时第一组的同学以“爱的奉献与仁者爱人”作为切入点,勾画出作为大思想家的孔子形象;第二组的同学“从我校教学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的发言,拉近了同学们与作为大教育家孔子的

8、距离;第三组同学则试图在孔子的思想主张中寻找解决当今世界热点问题的智慧;第四组同学的角度则更为新鲜,他们引用了《论语》中的原文来分析孔子性格的特点,并从中得出了孔子是一位好学者也是一位既爱学生也会骂学生的老师。就这样,一个立体的“人之孔子”的形象便活生生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