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683366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30
《从油画创作的视角分析绘画的状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油画创作的视角分析绘画的状态----绘画艺术论文-->引言中国架上绘画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已经非常多元化。过去百年的绘画给予了画家过多意识形态或者是历史的、社会的重担和任务,使得画家很难随心所欲地进行创作。然而,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艺术品甚至艺术家却又进入了另一个疯狂生产的时代:艺术圈内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浮躁、着急的气氛。许多年轻的艺术家面临着迷茫和困惑,找不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艺术之路。有一些画家将个人的思想塞进了概念的小袋子里,形成了图解概念的艺术,反而成为了艺术的一种悲哀、或者说是一种贫穷的表现。在
2、当下“伪艺术”和理论界讲大话套话成为时尚的风气里,绘画有时变成一件很轻率的事儿,大家一股脑儿地找想法、找观念,无论自己是不是感动,也无论动手的表现能力和其中的蕴含是否精妙神采。这样的艺术不仅无法感动自己也无法感动大众。古今中外,没有任何一个伟大艺术家的作品可以脱离生活状态和现实而得到认可。不论是原始时期还是宫廷时期,都流传下来了许多伟大的艺术作品。……………一绘画是一种动态的状态(一)西方绘画发展19世纪后期反对古典学院派的艺术观念,受到现代光学和色彩学的启示,注重在绘画中表现光的效果的印象派的诞生。印象
3、派的诞生使许多画家逐渐走向户外,走进自然,也使得艺术家的绘画状态更加完善、丰富、自由。后印象派时期的画家例如凡高、高更的作画状态是非常好的,他们的作品之所以能够在几百年间让无数的观者久久驻足,与他们对生活的强烈热爱、对绘画的真擎情感以及不断追求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凡高,他对生活的许多角落都不放过,都会认真执着的去刻画。凡高认为真实生活本身,要比画画和做雕塑更加有价值。他会被街上擦肩而过的普通人散发出的勃勃生机所打动,进而想要去用他纯朴、坚定、大胆的笔触画出这种感觉。可以说,没有这种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与敏感,很
4、难产生凡高特有的真诚的画面。甚至在我们欣赏他的作品时,完全能够感受的到他的精神状态,他被生活打动着,而观者则被他打动着。(二)中国油画百年发展乌始光、刘海粟等人就曾赴上海学画。这是中国学习西方美术教育的开端。在这一时期,受到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响,绘画的状态还是比较传统和保守的。刘海粟在办学是遭遇的“模特风波”也是绘画的状态受到时代进程影响的最好证明。从海外留学归国的艺术家们的思想在西方自由气氛的熏陶下已经相对开放,而将这些西方思想带入国内却引起相当大的轰动、甚至是阻烧。20年代起,一些艺术家进行出国留学,逐
5、渐将海外的绘画思潮陆续带回国内,包括欧洲、日本等。例如徐悲鸿于20年代初在巴黎美术学校学画,接受学院派绘画训练。林风眠20年代在法国美术学校学画,他既受过学院派绘画的薰陶和影响,也吸收了印象主义、野兽主义的艺术,他的作品很注重感情和个性的表现,追求东西方艺术精神的融合以及平衡。而刘海粟则是于20年代到日本、西欧考察,他所偏好的是后印象主义的绘画大师的作品,他对世界绘画潮流趋势有着敏锐的感受,同时他也具有勇于开拓的精神。1978年以后,中国油画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画家和观众开始对虚套、粉饰的绘画产生了反
6、感,逐渐开始有了对民族和个人命运的思索,使这一阶段的油画创作境界有了新的进展。有些画家以深沉凝重的笔调,对当代生活作历史性的考察;有些画家则以诗人的眼光表现美的心灵和美,这些作品在广大观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和共鸣。长期存在于中国油画界的作品面貌单调、贫乏的、虚伪、做作弊病,才至此得到矫正。…………二绘画作为一种状态…………7(一)绘画的稍神状态…………7(二)绘画的语言状态……………17三绘画语言状态的获得…………26(一)由创作方式决定的语言状态…………26(二)由情感力度决定的语言状态…………30(三)
7、由时代环境决定的语言状态…………31四结论………33三绘画语言状态的获得(一)由创作方式决定的语言状态当今世界有很大一批采用现场写生的方式完成自己的艺术创作的艺术家,如英国的弗洛依德,大卫霍克尼、西班牙的安东尼奥尼?洛佩兹、中国的刘小东、戴士和、王克举、张立平等等。从他们的画面呈现出的语言状态便可以看到写生作为一种最古老也是最本能的绘画方式所带来的艺术魅力是无可替代的。写生现场感导致构图的即兴。如图[12],是戴士和的现场写生与现实场景,可以看出许多的主观处理以及取舍。相对于写生的作品,照片就显得十分扁平
8、和无力。现场写生会带来绘画语言上的生动笔触与偶然的肌理效果,因为受到时间和环境的限制,现场写生要求画家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作品,这样的制约反而会使画家没有功夫去细细描摹对象的诸多细节,强迫画家少-些理性思考,多一些感受和冲动。通过现场三维空间,在现场气氛中感受到的独特气氛,通过交流体会到的精神力度,艺术家每次画同样的场景,都应该像第一次见到这个场景一样,忘记曾经画过的。马蒂斯曾说:“从这些‘绘画工)‘‘(照相、电影、广告)解放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