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小学语文说课稿

精编小学语文说课稿

ID:22673130

大小:66.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0-30

精编小学语文说课稿_第1页
精编小学语文说课稿_第2页
精编小学语文说课稿_第3页
精编小学语文说课稿_第4页
精编小学语文说课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编小学语文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观潮》7A1C0r1i9n$R'

2、-](V[说教材]#M(y)I$R5X!v8

3、  《观潮》一课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通过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向读者介绍了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文章思路清晰,语言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是一篇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培养留心周围事物习惯的好教材。1y#H!u,C8r%l#l  T  V2?:N/}7B!B%d5f1Z(I  [说学生]$r4Z!v9?#O*D"n,p2u$T  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

4、与人交流,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对文中描绘的钱塘江大潮的雄伟景象,仅凭想象难以深刻感受,需教师提供直观的图象帮助理解。2Y*K7E;R%O  R*H(?,s2y,L/p+

5、9J&@  [说目标]4I:t*e7Q$N%c,q  依据大纲的要求,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n1d8t/e#e5I&_  1、体会钱塘江大潮的壮观与雄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强烈的情感。-E"x2n([0P#C;d  2、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提高学生品味词句的能力。(F5R5["V$y2M$w  3、

6、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O.q'i6v,e6m  教学重点是理解“潮来之时”的记叙。-d  q$a0p4@5B  j:N2o  教学难点是体会钱塘江大潮的雄壮的磅礴的气势。;_*w1Y8h&T&Z&X*g-t5k&^.C2p4}5M4)v+}5A  [说教学]4r9c,h+m2M7T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让学生在读、悟、议这种宽松民主中的氛围中学习。作为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的桥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7、,并参与其中,推动学生去深入地感受。因此,我的教学设计如下:.b&Q6b%v(b'J  一、运用电教媒体,直观感受,激发情感和兴趣。!U#E1W&q6A'f  z8a  1、导入:在我国,有许多奇特的自然景观,钱塘江大潮就是其中一处,有谁知道钱塘江大潮?见过吗?5Y+m'd.o(k-?  2、放录像,直接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和壮观。4k&Z:C6S5v  3、请学生谈观看钱塘江大潮后的感受。-t+d7p:M9i8N,s(o&T  运用电教媒体,让学生直接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磅礴雄壮的气势,学生的激情马上被

8、调动起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利于学生理解词句。0A(F0c3{,`'[6j  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顺序9s&`(L7t-b'?'v  课文脉络非常清楚,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很快理清文章的顺序,在此基础上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顺序组织教学。(Y3C-R)Q4z0F.O)Y)A0v  三、创设情境,体会观潮人的感受,H(V1c%k&A.w3D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的体会到观潮人的急切、激动的心情。因此,我设计这么几个问题:如果你就是观察人中的一员,想到就要见到大潮了,你心情如何

9、?你会怎么做?观潮的人群又是怎么做的呢?"q1N9m+z,b7E  四、通过“读、悟、议、赏、再读”,重点体会潮来时壮观景象。!r+}'k6o;[:X,~3s;]  潮来时雄伟壮观的景象这一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抓住重点词句品味是难点。学习这一部分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读,体会,并发动学生相互评议、补充,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因此,我设计如下环节:$q#*Z-t8@({:[1S  Z+e  1、读。学生自由读潮来时这一部分,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地方读,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把

10、时间和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M!v*@5X.}  c  2、悟。读中感悟,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在读书时联系已有生活经历,体会感悟,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m6D1l#T(e/S#b;V;Z  3、议。即教师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讨论交流,让学生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见解,允许有不同意见,并鼓励创新,围绕“哪些景象最吸引你,说说体会,并把体会到的读出来”这一问题,全班交流,大家各抒已见,如读到“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

11、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时,有同学说那情景像发生了海啸,有同学说像发生了地震,感受到地在震动,有的同学感受到大潮涌动的速度。“议”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老师搭设的学习舞台上发挥、表演。6Y1`4

12、#N;$R%a  4、赏。再次展现大潮来时的雄壮的情景,在体会文中描绘的情景的基础上再次直观感受到大潮的气势。$J3Q1Q9s:i,h4u7@*E"t#^  5、再读。在学生深入体会感受后,把自己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