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661668
大小:7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30
《遗山碑志文叙事艺术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遗山碑志文叙事艺术探析[摘要]遗山碑志文以记叙事情为依托刻画人物,每一篇碑志文都是一篇成功的人物传记。其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多角度叙事手法,撷取传主个性特征的主要方面品议人物;选择典型的材料,详略得当地品题人物,叙写事情;在叙事的同时,辅之以议论,出语精警,见解独到,议论和叙述紧密结合而互相印证;选取具有奇异色彩的传说状写人物,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关键词]元好问;碑志文;叙事艺术Abstract:TheepitaphswrittenbyYuanHaowenportraythedeadwithnarrations,soeachoneisagreatsuccessofarema
2、inlycharacterizedbythefollowingfeatures:theycaptureandassessthetypicalpersonalitiesofthedepartedwithtypicalmaterialsthroughmultipleiangles;theprocessofnarrationissupplementedbyrefinedanduniqueargumentation,whichconfirmandsupportthenarrationinturn;legendarystorieswithexoticcolorsareusedinportrayaltha
3、tthewantedartisticeffectisachieved.Keywords:YuanHaowen;epitaphs;narrativeart“碑之体主于叙事”[1]。元好问发挥了这一文体的艺术特长,达到以文补史、以文立史、以文传史的目的。其碑志文以记叙事情为依托,堪称成功的人物传记。元好问在碑志文的创作中,秉持“以碑存史”的信念和高度责任感,独辟蹊径,把碑志文这种应酬交际文字当作史传来写,用叙事手法刻画人物,使人物性格鲜明突出、形象生动。遗山碑志文的特点主要是采取多角度叙事手法,撷取人物个性特征的主要方面,选择典型的材料,详略得当地品议、评骘人物,叙写、描绘事件,并于叙事中夹以恰切
4、精警、见解独到的议论,使议论和叙述紧密结合而互相印证。同时,元好问还能信手拈来一两件具有传奇色彩的事情集中凸现传主的风神、经历或政绩德业,看似不经意之笔,却能引起读者极大的兴趣,并作为一种点缀,使其碑志文绘声绘色、妙趣横生、情理并茂、内蕴丰厚,体现出极强的文学性和感染力。一、多元视角,自然娴熟人的性格是多棱面、多色彩的,在不同的职位上、不同的事情中,性格会有不同的显现,而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人物更是如此。如果只写一点而不及其余,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虽突出了,然而这样的形象往往是平板的、不生动的。在碑志文中元好问采用多元视角相结合的叙事方法,自然娴熟地转换叙事视角,从不同侧面展示人物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具
5、体行动,使得叙事层面变得丰满而深邃,人物形象更加具有立体感。《平章政事寿国张文贞公神道碑》就是这样一篇佳作。在碑文中,兀好问充分调动他高超的叙事技法,米用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和第三人称限知视角相结合的手法,全方位记录了一代名臣张万公的事迹,成功地再现了一位金朝历史上“历仕四朝,再秉钧轴,不难于他人之所难,不徇于世俗之所徇。忠信笃实,足以自结人主;名德雅望,足以师表百僚;敦庞耆艾,足以镇国家而抚百姓”(注:本文引文全部引自姚奠中主编,李正民增订的《元好问全集》(山西古籍出版社XX年版)。)的良相形象张万公可书写的事情很多。元好问首先采取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事,选取了“系于废兴存亡”的“立后”
6、、“括田”两件事大书特书,称誉备至地叙写了传主深明大义、切于时事的论述,突出了人物经世济国的奇伟之才。“立后”:时明昌元年也。元妃李氏有宠,上欲立为后,台谏以为不可,交攻之。监察御史姬端修、右拾遗路铎、翰林修撰赵秉文,皆得罪去。一日,上遣中使密访公:“吾欲立后,何所不可,而台谏乃不相容?卿以为如何?”公言:“此大事,明日当面奏。”及对,因为上言:“国朝立后,非贵种不予选择。元妃本出太府监户,细微之极,岂得母天下?”上默不言。明日,……其后立后议寝。“括田”:主兵者言:“比岁征伐,多至败衂。凡以军事所给之地不足自瞻,至有不免饥寒者,所以无斗志。愿括民田之冒税者分给之,则战自倍矣。”朝臣议已定,公
7、独上章极谏其不可者五。大略以为:军旅之后,疮痍未复,百姓拊摩之不暇,何可重扰?一也;通检未久,田有定籍,括之必不能尽,适足以增猾吏之弊,长告讦之风,二也;浮费侈用,不可胜计,推之以养军,可敛不及民而足,无待于夺民之田,三也;兵士失于选择,强弱不别,而使之同田而共食,振厉者无以尽其力,而疲劣者得以容其奸,四也;夺民而与军,得军心而失天下心,其祸有不胜言者,五也。必不得己,乞以冒地之已括者,召民莳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