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658306
大小:70.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0-30
《(课)教案春,济南的冬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朝阳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教案(老师用)编号:011课题11课春课型新授姓名主备人张金凤11课春[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感知内容,体会美感。2.欣赏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3.联系实际,广泛阅读,开阔视野。[教学重点]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语言。第一课时一、文题解说,引入新课“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是四季之首,也是本文描写对象。独字为题,简明平实,富有美感和韵味,给人以清新明丽之感。二、介绍背景及作者1.背景:此文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作者写
2、此文时,已没有创作初期的那种谈谈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时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乐的情绪。2.作者:朱自清(1899—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集》、《背影》《欧活字杂记》等收在《朱自清文集》中。三、朗读全文,整体感知。1.学生以知性朗读,读准字章,疏通字词,朗读中老师正音。朗润()眨()眼抚()摸醋酿()嫩()叶蓑()衣稀疏()巢()2、感知内容,理清全文思路:盼春——开篇点题,总领全文绘春一层:总写春回大地。春二层:描绘春天美景。春草图——草报春春花图——花争春春
3、风图——风召春春雨图——雨润春迎春图——人迎春娃娃——新小姑娘——美青年——力—1—四、研讨与赏析朱自清先生将自己的感情融于景物中,在他的笔下,所有的景物——那小草、那春花,无不充盈,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气,以至于也撩拨起我们的喜爱之情。1.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本文语言形式特点,请小组代表陈述,老师可作如下归结:文中句式以短句为主,短句节春天明快,适合描写春天的旋律;运用大量叠字,如嫩嫩的、绿绿的等,大量运用轻声,轻盈优美,排比句和“了”字运用,增强了语言的韵味和节奏感。2.请找出文中优美,贴切的比喻,拟人句子,你最
4、喜欢哪些?说说你的看法。⑴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偷偷地…”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钻”写出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表现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吹风不寒扬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用一个比喻写出春风的温暖和柔情。⑵八至十段的修辞及作用三个比喻由出生——美丽——健康的成长顺序排列,强调了春天的新、美、力。五、布置作业1.请各举比喻、拟人的例,谈谈其中妙用。2.熟读文中绘春五幅图。第二课时一、研读与赏析课文仔细读五幅图,请你选一幅最喜欢的谈谈。名称特征角度(顺序)
5、写法修辞春草图嫩、绿、多、软由物到人正面与侧面拟人春花图多、艳、甜由高到低虚实结合排比、比喻春风图触角、嗅觉、听觉多感官描写拟人、比喻春雨图细密轻盈由物到人,由近到远动静结合排比、比喻—2—相同点:都抓住了景物特征,按照一定的顺序,运用相关的修辞方法,语言生动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二、拓展与延伸1.请同学们交流有关写“春”的诗句。2.请仿照文中用比喻、拟人等绘景手法描写你家乡。三、阅读训练1.春风图⑴“吹面不寒扬柳风”一句出于哪首诗?将此诗文默写出来。古木阴中系帐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
6、雨,吹面不寒扬柳风。⑵此段从哪几个角度将春风写得如此生动?引用诗写出了春风什么特点?文中“杨柳风”指什么?用了什么修辞?你怎样理解此诗句?从触觉、嗅觉、听觉三个角度,诗句写了春风和煦、温暖的特点,扬柳风写了“春风”,用了引用和借代修辞。它是说春风吹到脸上,感到很温暖。2.课后三段⑶文章结尾连用了三个比喻来形容春天,它们分别突出了春天景象的什么特点?有什么深刻含义?三个比喻写出了春天新、美、力,写出了春天的成长过程。赞美了春天蓬勃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在春天里奋发向上,创造美好生活的积极进取的精神。⑷三个比喻句式成一
7、段有什么作用?独立成段,起突出、强调作用,语气铿锵有力。⑸三个比喻顺序可否颠倒,为什么?三个比喻按时间顺序,点明了春天的成长过程,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赞美,热爱之情。四、作文——《汉中的秋天》。运用比喻、似人等修辞,描写出家乡秋韵之美。—3—朝阳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教案(老师用)编号:012课题12课济南的冬天课型新授姓名主备人张金凤12课济南的冬天[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2.学习文中的语言、描写和修辞手法,对景色描写作用。3.背诵第三自然段。[过程与方法]1.诵读课文,课文中理解,读中
8、品味。2.结合课文内容,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济南的冬天》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情感。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1.课文题目不仅交代了描写地点、写作对象、而且也含蓄地表明济南这个特定地方的冬天,不同于其它地方的冬天,表达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济南的总观感。2.作者及写作背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