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劳动力现状调研报告

乡村劳动力现状调研报告

ID:22657432

大小:71.12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30

乡村劳动力现状调研报告_第1页
乡村劳动力现状调研报告_第2页
乡村劳动力现状调研报告_第3页
乡村劳动力现状调研报告_第4页
乡村劳动力现状调研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乡村劳动力现状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乡村劳动力现状调研报告乡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转移,是完成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定趋向,是加速城镇化历程和强大县域经济的需要前提,是提高农民收入、促进乡村小康建立的主要路子。依据我州第二次农业普查和乡村住户抽样查询等计算材料,现就我州乡村劳动力近况及转移问题,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剖析,并提出对策及建议。一、我州乡村劳动力近况(一)乡村劳动力资本近况乡村劳动力资本是指村庄总人口中具有劳动才能的那局部人口,不论其参与劳动与否。即:男16—60周岁,女16—55周岁,还具有劳动才能的人均计算为村庄劳动力。按国家计算局制订的《劳动力计算方案》规则,在村庄人口中虽然超越劳动年龄,但仍具有劳动才能并常常参

2、与劳动的人,也要计算为劳动力。我州乡村劳动力资本丰厚,据第二次农业普查材料显示,2岁终全州村庄总户数万户,乡村劳动力资本数为万人,占全州村庄总人口的%。从性别构造上看,男劳动力万人,占%;女劳动力万人,占%。从年龄构造上看,20岁以下占%;21—50岁占%;51岁以上占%。从文明构造上看,文盲占%;小学文明水平占%:初中文明水平,占%;高中文明水平,占%;大专及以上文明水平占%。乡村劳动力从业人员为万人。按分行业看,乡村从业人员中从事第一财产的乡村劳动力占%,比1996岁终第一次农业普查时下降个百分点;从事第二财产的乡村劳动力占%,比第一次农业普查时上升个百分点;从事第三财产的乡村劳动力占

3、%,比第一次农业普查时上升个百分点。(二)乡村劳动力应用情况乡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在现有的生产前提下,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总量与农业生产实践需求量之差额。当时,全州乡村劳动力的应用近况如何?乡村劳动力究竟剩余几多?面临万户农户和农业生产涣散功课的特点,要精确核算出乡村剩余劳动力的数据,难度很大,只要经过各类查询加予综合剖析,找出一个比拟接近实践的量或比例。据年对63个村民小组,630户,2902人的抽样查询,共有整半劳动力1934个,占总人口的%。从当前我州的普通状况看,一个劳动力每年至少可上班250个工日,算计工作日为万个。查询农户从事各业生产实践投入工日数为:第一财产万个,二、三财产万个,总

4、计投入万个。总投入工日占全年可投入的%,即有%的劳动力剩余未完成转移。我州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与社会劳动生产率存在较大差距,从黔西南州的实践动身,当时我州农业劳动力实践需求量首要取决于三个要素:一是耕地上积;二是乡村劳动力本质;三是农业生产硬情况前提。我州是一个耕地少,非耕地多的山区,人均耕地上积亩,劳均耕地上积亩;劳动力本质偏低,小学以下文明水平占%,初中以下文明水平占%,劳动力本质分明低于全省均匀程度;农业生产的交通、水利等硬情况前提分明掉队于全省均匀程度,均匀每个劳动力只能耕种至亩耕地,比全省低15%。按劳均耕种亩耕地,户均1头牛,2头猪,15只家禽的运营规划核算,年农业生产劳动力需求

5、量万人,剩余劳动力达万人,减除己外出务工和当场转移到非农财产的劳动力,还有万乡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乡村。全州剩余劳动力首要存在三个特点:一是积聚性剩余。因为耕地上积的削减、乡村劳动力本质的逐年提高和农业生产硬情况的改善,劳动力需求量削减,而乡村劳动力总量逐年添加,所产出的剩余劳动力长期积聚。二是时节性剩余。因为农业生产时节性强,特殊是栽种业各项劳作多集中在“双抢”和“三秋”大忙时节,农闲时间长,大都劳动力无活干,处于半赋闲形态。三是区域性剩余。我州各县市经济社会发展不服衡,特殊是贫穷县农业生产掉队,大局部乡村农业生产只维持简略再生产,剩余劳动力较多。因为上述首要特点,我州乡村劳动力逐年添加,

6、乡村就业情势极为严肃。二、乡村劳动力转移的意义我州正处在经济社会完成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期间,要加速城镇化、工业化历程,乡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构造调整的主要动力,是经济发展和社会提高的主要动力,事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乡村不变的大局。(一)乡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具体建立小康社会的需求。岁终全州常住总人口万人,近80%的人口是农民。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贫穷,减少城乡差距,到达一起敷裕的小康社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二)乡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加速城镇化历程的需求。乡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是完成乡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先决前提。因为乡村剩余劳动力的多量转移,提高了全州城镇化率。全

7、州城镇化率为%,比2000年提高近6个百分(三)乡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添加农民收入的需求。据抽样查询显示,年农民劳务性工资人均元,比2000年添加元,增进倍,年均增进%;年农大家均纯收入元,比2000年添加元,增进%,年均增进%。也就是说,7年间,农民劳务性工资收入人均增进速度明显高于农大家均纯收入增进速度,在农大家均纯收入添加额中52%以上来自于劳务性工资收入。(四)乡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培育人才的需求。乡村剩余劳动力外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