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危机与契机的管窥——从媒介变迁视域

学校体育危机与契机的管窥——从媒介变迁视域

ID:22650867

大小:5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30

学校体育危机与契机的管窥——从媒介变迁视域_第1页
学校体育危机与契机的管窥——从媒介变迁视域_第2页
学校体育危机与契机的管窥——从媒介变迁视域_第3页
学校体育危机与契机的管窥——从媒介变迁视域_第4页
学校体育危机与契机的管窥——从媒介变迁视域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校体育危机与契机的管窥——从媒介变迁视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学校体育危机与契机的管窥——从媒介变迁视域:G807文献标识:A:1009-9328(2012)01-000-02  摘要媒介作为一种文化,它的变迁势必会引起社会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我国当前学校体育教育正处于印刷媒介时代向电子媒介时代过渡的转型期,一方面建立于印刷媒介文化下的学校体育在竭力维护它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它又受到在电子媒介环境下长大的新一代学生的强烈冲击与质疑,这造成我国当前学校体育教育的困境与危机。我们应该变危机为契机,对当前学校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进行改造,重新定位体育教师的角色,拓展学校体育教育的新功能,为电子媒介时代的全面到来做好准备。  关键词学

2、校体育媒介变迁转型期电子媒介印刷媒介  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在当前进行的这场以“课程标准”为核心内容的大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并未获得成功,《新课标》在各级学校的推进过程中陷入了困境。著名学者卢元镇教授认为,造成当前这种尴尬局面的根源就在于不重视基础理论研究,盲从地跟着口号走,盲目扩大应用范围,并将其戏称为“一实验就成功,一推广便失败”。“必须为当前这场仓促启动的、以《新课标》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寻求理论立足点,否则这场改革仍然难逃‘名存实亡’的厄运[1]。”  面对学校体育教育陷入的困境,许多专家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在现行体育教育思想和理论的落后。所以,80年代以

3、来,不断有学者将国外新的体育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引入国内,如结构主义教学法、创造性体育课程论、快乐体育学说、终身体育理论等,这些理论虽然在课程改革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均未能从根本上动摇现行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2]。显然,要摆脱当前学校体育的困境,仅单纯地从教学内容或方法手段上入手,已不能达到目的,必须破除学科理论束缚,从更广泛的视角对现行学校体育的指导理论进行全面思考和改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校体育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与社会适应性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  一、社会的发展要求学校体育教育必须进行改革  在学校体育工作目标与思路摇摆不定几十年后,作为学校体育工作主线的体

4、育教学受到了严重的侵害。具体表现为:曾经深受学生喜欢的体育课已经变得不再受欢迎,体育教师的角色变得可有可无。有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并非不喜欢参加体育活动,而是对体育课产生了抗拒甚至厌恶心理。  “我国学校体育所遵循的教育和教学理论,自50年代以来基本上没有脱离凯洛夫教育学说和凯里舍夫体育教育理论的框架。反映的是工业革命以来标准化的教育要求,其特征是突出体育教育的知识传授性质,强调课堂、教材和教师的中心地位[4]。”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仿照前苏联学校体育模式建立起来的相关课程及制度已经表现出了它的不适应性。首先,教材体系与内容脱离社会实际。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体育本

5、身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例如项目内容、运动方式、参与目标等。但是,我们的学校体育课程体系与教材内容相对变化不大,大中小学不同阶段的体育课内容却大同小异,传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技能传授依然是占据着主导地位。很多学生在进行社会实践后发现,课堂上教的用不上,需要的又学不到。其次,教学形式与过程呆板枯燥,缺乏交流与互动。现行的体育教学重点是对运动技能和知识的传授,对教学程序和环节的衔接控制较为严谨和规范,强调学生的服从与接受,容易忽略学生的主体感受和情绪状态;教学模式呆板,几乎每节课的流程都是五步曲:集合慢跑——徒手操——体育游戏——基本教学——放松下课,形式主义倾向严

6、重。另外,学校体育的教、学双方都对体育课缺乏兴趣,工作效率低下,效能未有效发挥。从近几次全国性的体质调查情况看,我国青少年体质在多项指标上呈下降趋势,这与当前我国学校体育的现状是相符的。所以,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与理念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为学校体育另寻出路。  二、媒介变迁与学校教育改革  由于受到教育学学科定位以及传统媒介观的影响,在教育学的范畴内,我们关于媒介的探讨常常是从工具论出发,仅仅限定在教育技术、电化教育、课堂多媒体教学、远程教育等方面,研究的重点也基本是放在如何利用新的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上,而关于媒介与学校自身之间关系

7、的研究却很容易被忽略。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来看,我们主要经历了拼音文字、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三大形式。  在拼音文字时代,口语是知识和信息储存与传递的主要媒介,那时学校的教学方法是以背诵、辩论和演讲为主要方式的,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注重融会贯通,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记忆力和口才是优秀学生所要具备的重要素质。随着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为了满足教学需要,部分学者将自己授课的手稿交给需求者复印和誊写,但由于成本比较高,而且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那时“课本”的流传范围并不广泛。直到公元11世纪中叶,毕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使印刷技术趋于成熟。15世纪中叶德国古登堡活字印刷机的出

8、现使印刷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