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记者采访经历浅谈记者暗访

从记者采访经历浅谈记者暗访

ID:22644138

大小:5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30

从记者采访经历浅谈记者暗访_第1页
从记者采访经历浅谈记者暗访_第2页
从记者采访经历浅谈记者暗访_第3页
从记者采访经历浅谈记者暗访_第4页
从记者采访经历浅谈记者暗访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记者采访经历浅谈记者暗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记者采访经历浅谈记者暗访记者选择暗访就是选择一条在黑夜里行走的路夜是黑暗的,黑暗的角落里总是藏污纳垢,路是曲折的,曲折的连环处总是晦暗不明。那有些人不禁要问,记者干嘛这样不安分呢?我想说:除了责任心,还有职业道德,有些记者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去引爆“地雷”为了让行走者今后能在阳光下昂首阔步。一年一度的3?15晚会如期在央视一套播出了,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会守在电视旁,期待着最为关心的“揭黑幕”环节,今年也不例外,因为这个环节将会曝光大企业和重点行业中投诉最热的,老百姓心里最痛恨的事情,记者将通过暗访深入虎穴、调查取证,层层剥开隐藏在各行业领域中的“猫腻”,最终还消费者阳光下购物。可以说,

2、每一台3?15晚会的精彩呈现,与记者暗访密不可分,汉代政论家王充说:“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记者只有走进生活,走进黑暗的角落才能知道生活的诉求与苦乐。在今年的3?15晚会上,记者通过暗访曝光了东风日产、上海大众、奔驰4S店:小病大修牟暴利;山东地炼生产不合格汽油;电极式暖手宝是危险炸弹;路虎成为恐怖的“拦路虎”;来路不明的保健品;中国移动、中国铁通成诈骗电话幕后推手;中行、工行、农行存惊天漏洞等一系列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曝光并不是偶然的,是每一位记者同仁发现问题后,周密计划,乔装打扮深入行业内部,不惧危险,不畏各种阻力,辗转调查后获取的真实信息。就像今年3?15晚会

3、曝光的路虎极光变速箱故障的问题,在短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暗访记者不光在行驶的车上亲身体会变速箱故障问题,而且还深入到中国路虎上海销售总部去暗访,经过与负责人的多次周旋,最终机智勇敢的从内部工作人员口中获得了强有力的新闻事实。当然,暗访记者乔装打扮固然重要,但与技巧比起来,胆识、勇气、智慧、逼近真相的职业道德更为宝贵。说起职业道德,我想任何职业和事业都是需要有职业道德的。在我国关于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最早应该追溯到1899年第七期《清议报》的记载当中,该报第一次提到“记者”一词,迄今己有110多年历史,这110多年来,记者的信念就是:“为天地立言,见证历史,肩负时代使命”,这种信念是贯穿于记者职业

4、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也是社会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新闻工作的理想、新闻工作的责任、新闻工作的良心等等。然而近年来由于新闻媒体快速发展,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薄弱和自律不严,法制也不够健全等缘故,加之当前市场经济带来的一些负面作用,以及受社会上一些腐败现象、不正之风的影响和侵袭致使有些记者,滋生了扭曲不良的价值观,有偿新闻和报道失真等现象屡屡发生。出于种种原因记者报道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违背职业道德准则、损害新闻媒体的信誉和形象,造成恶劣的影响。可以说,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观如何,直接关系到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社会的舆论导向和精神风气。约瑟夫.普利策这样形容记者:“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

5、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t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因此新闻记者更要强化自身的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记者发出的每一篇报道都要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新闻记者应该有强烈的正义感和责任感,在采访活动中,记者经常会接触到社会上的矛盾冲突,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个称职的记者要以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为己任,以除恶扬善、扶正祛邪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坚决同那种危害党和人民利益的坏人坏事及错误言行作斗争。同时要坚持尊重事实说真话的原则,绝不能把可能是谣言的东西抢发给群众,要以高度的新闻职业道德约束自己。我国新闻媒体具有很强的党性、

6、很高的权威性、很广的联系面、很大影响力的特点。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在采访中必须实事求是、无私公道、廉洁清正、以身作则,正确运用新闻工具,让老百姓了解真情、实情、详情,树立新闻记者良好的职业道德。纵观新闻媒体的发展过程和社会嘈杂大环境下需要突破的职业道德瓶颈,可以说记者暗访更“任性”,而且更“给力”,暗访不但曝光力度大、涉及面广、冲击力强,而且无论是国企还是私企,不管哪个领域,也不论后台有多硬,只要戴上了欺瞒消费者的“面具”,都将会被公之于世,接受人民的审判,受到法律的制裁。我想如果没有职业精神支撑着,暗访记者就不会战胜自我,克服困难,不屈不挠的一步一步抵达真相,这正是彰显记者暗访报道的力量。我们

7、要牢牢铭记记者的使命,我们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和所热爱事业的责任心,我们之所以暗访,是想真实忠诚地记录所生活的时代。这种记录不是浮泛的表面化的现象堆积,也不是在权势和金钱的双重诱惑下的变通,更不是对社会矛盾、社会问题的选择性回避。赋予我们暗访勇气的是我们记者的根,它应该深深的扎在土壤之中,记录生活,呼唤公平正义,直到那些个体的“痛痒”引起关注并得以改观。参考文献:[1]王充.论衡[M].第二十八卷书解篇第八十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