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近代西方文化的传播对中国的影响.doc

试论近代西方文化的传播对中国的影响.doc

ID:22639350

大小:80.57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30

试论近代西方文化的传播对中国的影响.doc_第1页
试论近代西方文化的传播对中国的影响.doc_第2页
试论近代西方文化的传播对中国的影响.doc_第3页
试论近代西方文化的传播对中国的影响.doc_第4页
试论近代西方文化的传播对中国的影响.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近代西方文化的传播对中国的影响.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论近代西方文化的传播对中国的影响一、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3二、对晚清政治思想的影响5(一)以制度更新为取向的政治认知的深化5(二)政治理想的更替与兴衰7三、西方文化对中国各派政治力量的影响7(一)洋务运动的失败:只学习技术是不行的7(二)对早期维新派的影响:向往共和8(三)对康梁维新思想的影响:民主政治的初步实践8(四)对清政府的立宪影响:大势所趋9结语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10内容摘要甲午战争后至戊戌维新运动时期,两方科学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以维新派为代表的众多冇识之士,是新观念、新思想、新知识的倡导者。他们当时充分运用了报纸、学堂和学会等新型传播媒介,积极宣传西方

2、资产阶级新学,致使四方资产阶级的思想与观念在中国得到了传播。这种文化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摒弃了学习初期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局限,而开始推崇西方先进的民主政治制度,并最终影响了中国晚清的政局。西方文化政治思想试论近代西方文化的传播对中国的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是一个封闭的传统社会。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开始被迫从封闭走向开放,而西学东渐则是屮国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桥梁。大量西学的传入,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促动国人的思想观念逐渐发生了转变。一、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要学习丙方,就必须了解两方,传播丙学。从整体上来说,两学东渐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明末清初年间,主要以传教士来华传播西方科学著作为主;

3、第二阶段则是从鸦片战争之后到五四运动。而在第二阶段中,以甲午战争后,康梁维新派的倡导掀起的传播四学的热潮声势最大,影响最广,成为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高潮兴起的重要标志。明万历年间,随着耶稣会传教士的到来,对中国的学术思想有所触动。此时的西方科学技术正要开始迅速发展,而中国这时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非常缓慢,大大落后于同时期的欧洲。传教士在传教的同时,也大量传入西方的科学技术。当时中国一些士大夫及皇帝接受了科学技术上的知识,但是在思想上基本没有受到影响。这一阶段的西学东渐,由于雍正的禁教,加上罗马教廷对来平传教政策的改变而中断,但较小规模的丙学传入并未完全中止。19世纪中叶前后开始,西方人再度开始进入

4、中国,并以各种媒介带来西方的新知识。清道光十五年(1835),梁廷枬(1796—1861)受聘任《广东海防汇览》总纂和《粤海关志》总纂,得以浏览有关西方经贸与文化的大量资料,撰写了中国第一部介绍美MM情的专著《合众国说》三卷以及《耶稣教难入中国说》、《粤道贡国说》、《兰苍(英国)偶说》等著作,向国人介绍了丙方各国历史与文化的真貌,从而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开眼看世界”的先驱。梁廷枬之后,又有魏源著《海国图志》,开国人眼界。由于鸦片战争及英法联军的刺激,促使清朝政府在I860年代幵始,推行了洋务运动,也促使西方的科学技术再一次传入中国。当时的洋务人士,主要采取“中学为体,丙学为用”[1]的态度来

5、面对丙学,而主要关注的是丙方的先进武器以及相关的器械运输等,而未试图对西方的学术思想加以学因此在这期间学术思想方面的传入主要借由西方传教士创办的媒体,以及洋务机构屮为军事A的顺道译介的书籍。到了这时,有很多人认为只有被西方学术认可的中国文化,才是科学的,才是正确的。如果不能被认可则是没有价值的,没有意义的。中国人讲的是文化的和谐、思想的统一,如果只是单纯的认为国外的东西正确的,那么国内的文化岂不是没有意义了,我们要更多要注重的是怎样才能在国内将自己的文化价值发扬和传承,这不仅是对当时,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一个国家的文化也是该国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然而,甲午战争的失败使全国哗然。悲愤之际

6、,爱国者们痛定思痛,进一步mG•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178看到FI本之所以强,中国之所以弱,是因为两国效法西方、变法维新有别。维新派志士严复大声疾呼:“驱夷之论,既为天之所废而不可行,则不容不通外国事;欲通外国事,自不容不以丙学为要图。此理不明,丧心而已。救亡之道在此,自强之谋亦在此。早一日变计,早一日转机。若尚因循,行将无及。1,1丁文江等.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89121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27131王人博.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法律出版社,1997:225”严复还以口本讲求西法的成功为例证,策励国人说:“彼口

7、本非不深恶西洋也,而于西学,则痛心疾首,卧薪尝胆求之,知非此不独无以制人,且将无以存国也。”[美]林乐知.中东之战关系地球全局说[J].万国公报,1894(11):56121王人搏.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法律出版社,1997:177这些言论配合着中午战争后的新形势,激起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学习、传播西学的热潮。其主要表现如下:一、大办报刊,传播西学,转移社会风气。甲午战争前,中国的报纸几为外国人独步。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