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63271
大小:1.28 MB
页数:15页
时间:2017-11-15
《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研究生物理教学技能大赛“立思杯”教学设计《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教学设计【教学对象】高一学生【教材分析】【教材】本节选自司南版高中物理共同必修2第四章第二节。1、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是第一节圆周运动的延伸,这一内容还是后续的离心运动、下一章万有引力定律的基础,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2、教材特点:教材先通过实例让学生从运动和力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物体的受力特点,从而得出向心力的概念,有助于学生体会和理解。教材以探究性实验来研究与向心力的大小有关的因素,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细致、耐心的实验修养,培养学生实事求
2、是、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让学生体会到实验在探索物理规律中的作用。本节包过三个知识点:一是向心力的概念、二是向心力的大小、三是向心加速度的公式。前两点重在让学生认识向心力的存在以及影响向心力大小的因素。后者重在联系前面的内容,使知识融会贯通。3、教材编写思路:由之前学过的圆周运动的概念,首先提出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力有什么特点呢?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接着通过一个迷你实验分析归纳总结出向心力的概念,通过实例又分析了15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研究生物理教学技能大赛“立思杯”教学设计向心力可能是弹力,可能是重力,也可能摩擦力,还可能是它们的合力
3、。说明向心力是一个效果力,在探究向心力的大小时,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得出向心力的公式,由于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向心加速度的公式。最后教材通过例题和习题的方式巩固向心力的应用。【学情分析】1、知识基础:通过前几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曲线运动的条件,还利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知识研究了平抛运动。后面还学习了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量:线速度、角速度、周期。这些知识的学习,为学生学习向心力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2、心里特点:高一学生的认知发展是由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过渡,也是由直观认识向逻辑推理、实验推理阶段过渡,因此需要在教学中通过实例、实验
4、,使学生对向心力的认识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3、认知困难:高一学生对匀速圆周运动产生的原因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虽然已经学习了圆周运动的相关知识,但由于缺乏对圆周运动产生的原因感性认识。不能很好的解释一些生活中圆周运动的现象。认识还比较模糊,理解还不够系统和深入。【教学目标】²知识与技能1.理解向心力的概念;2.理解向心力公式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进行简单的计算;3.理解向心加速度的概念,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得出向心加速度的公式。²过程与方法15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研究生物理教学技能大赛“立思杯”教学设计1.通过体验实验理解向心力的概念,并
5、掌握处理问题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做出猜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归纳;2.在向心力大小的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体会控制变量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思维能力;2.实例、实验紧密联系生活,能利用向心力的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拉近科学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感到科学就在身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和难点】 ²教学重点1.向心力的概念和公式的建立;2.向心加速度的概念与公式的推导。²教学难点1.向心力的来源;2.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各物理量对向心力的影
6、响。【教学方法】教法分析:1实验演示法: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实验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教学手段。本节15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研究生物理教学技能大赛“立思杯”教学设计教师通过实验演示,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本节教师通过倒扣的瓶子中的水不会下落的问题引入新课。使知识在提问的过程中同时是解决问题的过程。2讲授法:教学的开始给学生展示倒扣的瓶子中的水不会下落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时时穿插教师形象生动的讲解,富有启发语言为辅,以点拨、启发学生。如对影响向心力大小的原因的讲解则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经历一个思想
7、的探究过程。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学法指导:以学生实验探究为主线,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实验探究。重点设置为两个环节,猜想环节和分析处理数据环节。由于学生缺乏对向心力大小的感性认识,所以设计小组实验引导学生做出猜想。又因为探究向心力的大小有四个物理量,数据的分析处理为难点,通过分组探究,简化实验,突破难点。真正体现“以教为主导,以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学资源】 塑料瓶、电动小车、细绳、圆珠笔杆、笔袋、质量不同的小物体(钢球、铝球)、向心力演示器、多媒体【教学流程图】15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研究生物理教学技能大赛“立思杯”教学设计
8、概念得出开始概念延伸引入新课概念应用形成概念提出问题探究向心力的大小与哪些物理量有关猜想假设引导分析得出向心加速度公式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向心力的公式结束课堂总结【教学过程设计】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