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626900
大小:6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30
《二上第七单元测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阅读)素养训练序列设计年段二年级负责编制(学校):斜塘实验小学教材第三册所属年级二单元第七单元本单元素养培养目标1、学会本单元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2、在理解两首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学习两位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和无所畏惧的精神。3、在学习古诗中感受作者通过写景,来抒发作者特定的情感;体会古诗有实而虚、融情于景、寓理于事的表达方式。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发现丹顶鹤的美,学文时重视自主情感的体验,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读中有所悟
2、,在读中受到感情的熏陶。5、体会文章运用故事形式介绍自然知识,富有童趣,让儿童在阅读故事的同时获取知识,乐在其中的表达方法。6、感悟文章注意故事情节的完整性,有头有尾,重点突出,衔接自然,过渡有方的写作方法。对应的课标年段目标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3、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4、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5、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
3、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外阅读,共同讨论。6、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学情分析1、这个单元是本册书较后的一个单元。经过三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因此要重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不断探索中发现识字的规律,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会生字。2、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的词汇量越来越丰富,但对词的理解和运用不能很好地把握,因此教学时,方法要多样化,通过查一查、说一说或创设情境,联系上下文或者生活实际等方法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与把握。3、本单元四篇课文是关于植物、动物
4、描写的,写出了动植物的特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些特点和感情都需要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及对词句的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真朗读、展开想象,并结合插图、影像资料等,使学生的脑海中形成各种美丽的画面。课题第17课《登鹳雀楼》教材分析内容简析这是一首五言绝句,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诗,整首诗融情于景,寓理于事,记叙了作者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思。诗歌紧扣“登”字展开,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意境雄浑,气象开阔。语言特色1、全诗仅20字,语言朴素浅显,言近旨远,给人启迪。前两句写景,诗人融情于景,营造了景色辽阔、气象雄浑的意境,把上下
5、、远近、东西的景物都容纳其中,显现诗人襟怀的宽大。后两句寓理于事,进一步写出诗人积极向上、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2、古诗的语言简洁干练,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意境雄浑,又用纯白描的手法,真景实写,一气呵成,于平淡之中见奇伟。3、描写、想象手法的运用。4、全诗用对仗的绝句。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让素养培养目标基本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学习诗人王之涣奋发向上
6、、积极进取的精神。发展目标1、借助图片阅读和想象体会的方法:利用图创设情境对话,使学生更加直观,富有趣味,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中的景物,并展开想象,深入体会诗句的意境。2、借助查字典和联系语境理解的方法:在理解个别字词时,教师可以出示这个字词的在字典的中意思,然后指导学生根据语境来选择意思,体会诗句的意思。教学设计举隅(或教学建议)1、如何借助图片阅读体会。如:在学习第一句诗句时,先出示书中的插图,然后让学生说说站在鹳雀楼上,向远处看去,看到了什么,低头又看到了什么?接着出示第一句诗,让学生将刚才说的内容与诗句联系起来。2、如何借助查
7、字典和联系语境体会。如:学习第一句诗句中的“尽”字,当学生不是很清楚是什么意思时,教师可以出示“尽”在字典上的这三个意思:①完;②全部用出;③都,全。然后让学生联系这句诗来想想应该选择哪个,这样学生就能进一步体会“尽”和整句诗的意思,同时还能巩固查字典的方法。3、如何借助想象来体会。如:学习第二句诗时,因为黄河水入海的情景站在鹳雀楼上是不能看到的,所以在学习这句诗时,一方面是看书中插图中的黄河水,另一方面关键是要让学生通过想象来体会黄河水流入大海的气势,从而最终体会“黄河入海流”这句诗。作业设计一、根据诗意写出诗句。傍晚的太阳靠着连
8、绵起伏的山渐渐落下去了。( )滔滔的黄河水向大海流去。( )要想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再登上一层楼。( )二、结合诗句填空。《登鹳雀楼》这首诗是( )代()写的。诗中的“依”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