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立交地质灾害的防治

公路立交地质灾害的防治

ID:22615379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30

公路立交地质灾害的防治_第1页
公路立交地质灾害的防治_第2页
公路立交地质灾害的防治_第3页
公路立交地质灾害的防治_第4页
公路立交地质灾害的防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路立交地质灾害的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公路立交地质灾害的防治  中图分类号P694文献标识码A1674-6708(2016)161-0114-02  前阳立交位于辽宁省东部的东港市前阳经济开发区山城村,柳林河与山城水库溢洪道之间。与鹤大高速公路交叉于K1205+981处,距丹东西枢纽立交9km,距东港互通立交12.5km;立交连接县道胜三线与江山路交叉口,与江山路对接,形成前阳经济开发区对外快速出行主干道。互通立交形式为A型单喇叭形互通立交,设置匝道收费站一处,互通立交匝道总长度为1.78km,连接线长度为1.85km。  1地质条件

2、  评估区地层为下元古界辽河群大石桥组(Pt1d),岩性主要为灰褐色、灰色、灰白色变粒岩等,上覆残积土;以及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hapl),松散堆积物以冲洪积为主,主要岩性为亚粘土、卵石为主。亚粘土分布连续。  2地貌条件  评估区地貌类型为构造剥蚀低丘和冲洪积谷地地貌,评估区内地形西高东低,海拔最高37m,最低4m,最大高差33m。  3气象条件  评估区位于亚欧大陆东岸中纬度地带,属北温带湿润地区大陆性季风气候,受黄海影响,具有海洋性气候特点。雨热同季,年均气温8.1℃~9.5℃,极

3、端最高气温32.7℃~35.6℃,极端最低气温-20.4℃~28.2℃,无霜期168~199天,年平均降水量864.6mm。  4水文条件  评估区水系较发育,属于鸭绿江流域,有柳林河、石佛河支流,均注入黄海。柳林河位于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前阳镇境内,属于鸭绿江支流,发源于辽宁省东港市和凤城市交界的新开岭,流经长安、汤池、前阳三镇,河道全长42km,流域面积332.9km2。铁甲水库以上河长为上游段,比降1/3000,河宽35m;铁甲水库至柳林河入海口河闸处为下游段,该段河长6.25km,河闸附近最

4、大河宽65m,比降万分之一,位于鸭绿江与黄海的汇合处,受黄海涨潮和落潮的影响,水流相当平缓好似天然水库。柳林河距评估区100m。  5地下水类型  5.1松散岩类孔隙水  该类型地下水主要赋存在第四系松散岩类含水层中。分布在谷地中。含水层为亚粘土、卵石等,厚度8m~15m。渗透系数5m/d~10m/d,导水系数小于50m2/d,单井涌水量小于100t/d,地下水埋深7m~9m。重碳酸钙型水,矿化度小于0.5g/L。  5.2基岩裂隙水  该类型地下水主要分布在评估区下伏的变粒岩地层中。主要含水层为

5、变粒岩,地下水主要为风化带网状裂隙水,水量中等,泉流量0.1L/s~1L/s。单井涌水量100m3/d~1000m3/d。地下水类型为重碳酸钙型水,矿化度小于1g/L。  6现状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和工程地质勘察资料,经实地踏勘和地质灾害调查,评估区所处的地貌丘陵和谷地,相对高差小,地形平坦开阔,地面略起伏。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一般。经地面地质灾害调查,现状评估区内未发现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质灾害,现状条件下评估区地质灾害不发育,地质灾害的危险性

6、是小的。  7地质灾害类型及防治措施  工程建设过程中及建设后,随着人类工程活动强度的不断加大,能在短时间内使地质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从而引发和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及危险性都在不断加大。根据新建工程的规模、工程布局及工程建设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同时根据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结合评估区工程建设方案和现状调查,确定工程建设可能引发和加剧以及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为崩(滑)塌地质灾害。  崩(滑)塌是公路建设中引发的主要地质灾害害之一。由于山坡或路基边坡发生崩(滑)塌,常使交通中断,影响公路的正常运输

7、。  预测评估区丘陵区地形起伏不大,地面坡度为15°左右,经现状调查沿线滑塌地质灾害不发育。评估区内挖方段中心最大挖深为8m,为岩质和土质边坡,工程建设过程中将对较高区段进行挖方,挖方路段由于人工切坡,破坏了斜坡的自然稳定状态,在顺层、构造破坏严重及基岩裂隙水发育的地段有引发崩塌的可能性。有时削坡过陡、强烈的机械震动及大爆破也可以引发崩塌,这类崩塌大多发生在施工过程中,且以小型崩塌居多。高陡边坡在切坡形成的那一刻起即成为致灾地质体,工程建设过程中及建设后,在致灾地质作用影响下,都可能发生崩塌地质灾

8、害。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崩(滑)危害对象为施工人员、机械及工程活动本身;而工程建设后崩塌主要的危害对象为公路上的行车。其危害程度及地质灾害危险性将有所不同。  根据各挖方段工程地质特征,挖方段岩体结构多为散体―碎裂镶嵌结构,碎裂镶嵌结构―块状结构,岩质软硬不一,节理、裂隙发育。开挖后破坏了原来山体的应力平衡状态,边坡易造成边坡剥落、掉块,故路堑挖方过程中有引发崩(滑)塌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危害对象是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危害程度小,其地质灾害危险性为小的。  工程建设全线基本均有填方,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