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邦昌传宋史列传阅读答案翻译《宋史·列传第二百三十四》

张邦昌传宋史列传阅读答案翻译《宋史·列传第二百三十四》

ID:22602100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30

张邦昌传宋史列传阅读答案翻译《宋史·列传第二百三十四》_第1页
张邦昌传宋史列传阅读答案翻译《宋史·列传第二百三十四》_第2页
张邦昌传宋史列传阅读答案翻译《宋史·列传第二百三十四》_第3页
张邦昌传宋史列传阅读答案翻译《宋史·列传第二百三十四》_第4页
张邦昌传宋史列传阅读答案翻译《宋史·列传第二百三十四》_第5页
资源描述:

《张邦昌传宋史列传阅读答案翻译《宋史·列传第二百三十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张邦昌传宋史列传阅读答案翻译《宋史·列传第二百三十四》张邦昌传宋史列传阅读答案翻译《宋史·列传第二百三十四》张邦昌,字子能,永静军东光人也。钦宗即位,拜少宰。金人犯京师,朝廷议割三镇,俾邦昌为质于金以求成。邦昌力主和议,不意身自为质,及行,乃要钦宗署御批无变割地议,不许。明年春,金营文书来,令推异姓堪为人主者从军前备礼册命。留守孙傅等表请立赵氏。金人怒,劫傅等召百官杂议,众莫敢出声,相视久之,乃曰:“今日当勉强应命,举在军前者一人。”尚书员外郎宋齐愈书“张邦昌”三字示之,遂定议。王时雍时为留守,再集百官诣秘书省,至即闭省门,以兵环之,谕众以立邦昌,众意唯唯

2、。邦昌始欲引决,或曰:“相公不前死城外,今欲涂炭一城耶?”邦昌北向拜舞受册,即伪位,僭号大楚。时雍率百官遽拜,邦昌但东面拱立。是日,风霾,日晕无光。百官惨沮,邦昌亦变色。见百官称“予”,手诏曰“手书”。独时雍每言事邦昌前,辄称“臣启陛下”,邦昌斥之。金人将退师,邦昌诣金营祖别,起居悉如常仪,士庶观者无不感怆。金师既还,邦昌降手书赦天下。吕好问谓邦昌曰:“人情归公者,劫于金人之威耳,金人既去,能复有今日乎?康王居外久,众所归心,曷不推戴之?”邦昌从之,乃遣蒋师愈赍书于康王自陈:“所以勉循金人推戴者,欲权宜一时以纾国难也,敢有他乎?”王询师愈等,具知所由,乃报

3、书邦昌。书既下,中外大说。王即皇帝位,相李纲。纲上书极论:“国破而资之以为利,君辱而攘之以为荣。建邦四十余日,逮金人之既退,方降赦以收恩。是宜肆诸市朝,以为乱臣贼子之戒。”又力言:“邦昌已僭逆,岂可留之朝廷,使道路目为故天子哉?”高宗乃诏数邦昌罪,赐死潭州。(删节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三十四》)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俾邦昌为质于金以求成质:人质。B.乃要钦宗署御批无变割地议要:请求。C.国破而资之以为利资:借助。D.是宜肆诸市朝肆:陈列。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张邦昌“僭逆”的一组是(3分)①不意身自为质②邦昌但东面拱立

4、③谕众以立邦昌④见百官称“予”⑤邦昌降手书赦天下⑥使道路目为故天子哉A.①②⑥B.①③④C.②④⑤D.③⑤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金人要求推举张邦昌为新君主时,百官想法不同。留守孙傅等人想立姓赵的人,其他人则想从战场上举荐一人敷衍了事。B.张邦昌即伪位也有不得已的苦衷。一开始他还想以死抗争,但后来在别人劝说下为了保全一城人的性命而被迫服从即位。C.金人退兵时,张邦昌做出了令很多人感慨悲伤的事情。他到金人营中举行了祭祀路神的送别仪式,还按照天子礼仪行事。D.李纲的进言对宋高宗处死张邦昌起了重要作用。李纲从不同角度分析了

5、张邦昌行事的性质和危害,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from本文来自学优网.gkstk.end#现代汉语。(10分)(1)人情归公者,劫于金人之威耳,金人既去,能复有今日乎?(5分)(2)所以勉循金人推戴者,欲权宜一时以纾国难也,敢有他乎?(5分)张邦昌传宋史列传阅读答案翻译4.D肆:处死刑后陈尸于市。5.C①属于无奈,而非僭逆;③不属于张邦昌行事;⑥是李纲向宋高宗赵构讲明张邦昌僭逆的危害。6.A“金人要求推举张邦昌为新君主”与文意不符。7.(1)人心归向你,是因为被金人的威势胁迫,金人已经离开了,还能(应该)再有今天的样子吗?(采分

6、点:“人情”1分,“劫”1分,“于”表被动1分,句意2分)(2)尽力顺从金人推举拥护的原因,是想要暂且适应一时来解除国难,岂敢有其他呢?(采分点:“所以”1分,“权宜”1分,“纾”1分,句意2分)张邦昌,字子能,永静军东光人。钦宗即位,授予他少宰一职。金人进犯京师,朝廷商议割让三镇,让张邦昌在金做人质以此求和。张邦昌极力主张讲和,没想到自己成为人质,出行时,就请求钦宗签署御批不变动割地的方案,没有同意。第二年春天,金人营地送文书来,命令推举可以担当君主的不姓赵的人到军队前准备礼仪接受册命。留守孙傅等上表请求立赵氏。金人发怒,胁迫孙傅等召集百官共同商议,众人

7、不敢出声,相视很久,就说:“今天应当勉强听从命令,推举一个军队(战场上)的人前去。”尚书员外郎宋齐愈写“张邦昌”三个字给他们看,于是定下意见。王时雍当时任留守,再次召集百官到秘书省,到后就关闭省门,派兵保卫,告诉众人拥立张邦昌,众人想要答应。张邦昌开始想要自杀,有人说:“相公不早死于城外,现在想要使一城生灵涂炭吗?”张邦昌向北拜舞接受册命,登伪位,僭号大楚。时雍带领百官突然下拜,张邦昌只是向东拱手站立。那天,大风刮起尘土,太阳周围光环失去光芒。百官伤心丧气,张邦昌也变了脸色。接见百官称“予”,手诏称“手书”。只有时雍每次在张邦昌面前上言国事,动不动就称“臣

8、启陛下”,张邦昌斥责他。金人将退兵,张邦昌到金人阵营鉴别送行,举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