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模版[1]

2009届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模版[1]

ID:22595477

大小:13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30

2009届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模版[1]_第1页
2009届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模版[1]_第2页
2009届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模版[1]_第3页
2009届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模版[1]_第4页
2009届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模版[1]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9届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模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导师姓名:开题时间:2009年3月日开题报告撰写规范一、撰写内容1.课题的背景及意义1)课题的国内外研究动态、目前的水平及发展趋势;2)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工作设想。2.毕业设计的内容及任务1)设计思想;2)设计方案;3)课题研究拟采用的方法和手段;4)毕业设计课题的最终目标及达到的水平。3.毕业设计工作计划及进度安排4.主要参考文献5.外文及译文(要求与毕业设计课题相关)二、撰写要求1.开题报告字数不少于3000字;

2、2.开题报告内容一律用A4纸打印;3.大标题用小三号黑体(1.5倍行间距、段前段后0.5倍行距)、小标题用小四黑体、正文内容用小四宋体(英文及数字为TheNewRoman字体)、行间距1.25倍、页边距上下2.54厘米、左右3.17厘米、页脚2.0厘米、页码从正文第一页开始。4.正文中,参考文献应顺序标注。5.开题报告完成时间为2008年4月23日。6.外文翻译完成时间为2008年4月23日。7.指导教师意见及签字手写。-4-一.课题的背景及意义(小三号黑体、1.5倍行间距、段前段后0.5倍行距)1.课

3、题的国内外研究动态、目前的水平及发展趋势(小四黑体、行距1.25倍)永磁同步电机由稀土永磁材料来产生磁场,是永磁电机家族中的重要一员。永磁电机的发展与永磁材料的发展密切相关,二十世纪六十到八十年代,稀土钴永磁和钕铁硼永磁(二者统称稀土永磁)的相继问世,使永磁电机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代。(正文内容用小四宋体、行间距1.25倍)2.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工作设想在伺服驱动系统的实际应用中,由于机械负载和系统的配合问题,通常需要人为地调整控制器的结构和参数,这一繁琐的工作不仅要求使用者有专门的知识,且很难做

4、到伺服控制性能最优化。二.毕业设计的内容及任务1.设计思想永磁同步电机的特点是用永磁体代替了绕线式同步电机转子中的励磁绕组,从而省掉了励磁线圈、滑环和电刷。与异步电机相比,它的磁场由转子上的永磁体提供,不需要提供励磁电流,效率较高。异步电机在矢量控制中把转子电流分为与转子磁通方向一致的励磁电流和与之垂直的转矩电流,由于矢量计算复杂,使得异步电机低速性能不良,容易发热,因此在小容量低速速度伺服系统中也大多采用永磁同步电机。2.设计方案利用模块化建模工具Matlab/Simulink建立PMSM控制系统模型

5、。仿真结果应表明所设计控制器运行平稳,具有良好的动、静态特性。(1)选用优秀的仿真工具MATLAB搭建永磁同步电机的仿真环境,以便把工作的重心放在系统的分析设计上而不是编程上,实现了不同PWM下的电机仿真,得到了较好的仿真效果,同时也为永磁同步电机的高品质控制搭建了一个优秀的仿真平台。(2)从模糊控制和PID控制各自的特点出发,分别进行介绍。-4-(3)实现基于模糊PID控制的自适应控制,完成自适应算法的设计和仿真。要注意:1)××××2)××××3)××××3.课题研究拟采用的方法和手段采用矢量控制的

6、永磁同步电机位置伺服系统,如图1所示,永磁同步电机在转子坐标旋转系d-q轴坐标下的模型与直流电动机模型等效,并且矢量控制实现了永磁同步电机模型的解耦,因此内环速度调节器和电流调节器均可参照直流调速系统的工程设计方法。图1永磁同步电机简化模型框图(图题用五号宋体、行间距1.25倍)4.预计毕业设计课题的最终目标及达到的水平实现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的高品质控制,要求控制器性能提高,参数能够自整定,并能提高PMSM系统抗负载扰动的性能。三.毕业设计工作计划及进度安排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第5周第6周第7周第

7、8周-4-第9周第10周第11周第12周第13周第14周第15周第16周第17周四.参考文献[1]李烨,严欣平.永磁同步电动机伺服系统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J].微电机,2001,34(4):30-33.(参考文献用五号宋体、行间距1.25倍)[2]张志涌.精通MATLAB6.5版[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3]DepenbreckM.Directserf-control(DSC)ofinverter-fetinductionmachine[J].IEEETrans.onPowerElec

8、tronics,1988,3(4):420-429.-4-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专业核心组意见:专业核心组组长签字:年月日-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