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医论文范文-中医药研究中渗透的整体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医论文范文:中医药研究中渗透的整体观-->中医论文范文:中医药研究中渗透的整体观【关键词】辨证论治;中医学纵观中医学的发展规律,研究中医学的理论内容,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客观基础。代写论文其中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对医学理论的形成,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医哲学都或多或少地充满着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并指导临床实践而行之有效,这就是古老的中医学虽然历经几千年而不衰,并且越来越放出灿烂夺目的光辉的主要原因所在。其中中医药研究中渗透的整体观就是其理论体系的体现。1.中医理论中的整体观中医的特色与优势可归纳为中医具有独特
2、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以脏腑为中心,通过经络运行气血与有关形体、色脉等组织相联系的有机整体,并且“天人相应”,人体的生理、病理、病机、病因和治疗等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1.1 “天人相应”的整体观 “天人相应”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独特观点,也是中医学的基本观点。天人相应观贯穿于整个中医理论体系,以及解释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众所周知,《内经》中就渗透着人与自然界统一的整体观。另外,金元四大家创造的独特学术理论的基本观点仍是“天人相应”学说。刘
3、元素研究五运六气,归为五运主病,六气为病说;李东垣法自然四时升降浮沉,论脾胃为精气升降之枢纽,出于《脾胃论》;张从正观察天、地、人,创三邪理论;朱丹溪以日月盈亏阐述阳有余阴不足。在人的生命运动过程中,一方面要顺应自然变化的规律,另一方面也需保持人体自身的稳定状态,各脏腑只有在整体稳定状态下,才能完成各自的生理功能。人体稳态的实现是人体自我调控体系不断调整的结果,是在一定范围之内的相对恒定。1.2 临床诊断疾病的整体辨证 中医诊断疾病也是判断人体机能状态是否与天地自然变化相应的一种途径,并以色、脉作为判断脏腑功能的基本特
4、征。色、脉与四时变化一致则脏腑功能正常,人体健康无病;当色、脉与四时变化不一致就是疾病状态。中医临床治疗则是调节阴阳气血、脏腑功能,使其恢复协调状态,以适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因此,中医在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时候都遵循“因时制宜”和“因地制宜”的整体原则。例如,春夏用药不宜过于温热,秋冬用药不宜过于寒凉。又如同一感冒,南方的人只宜轻宣发散,而北方的人可用发汗作用较强的药物;某些高寒山区的人患感冒,一般发散之药不能取汗,常常需用发汗峻烈的麻黄,且用量较大,才能收到治疗效果。现代临床继承了这一整体辨证的思路,并且结合微观辨证,从
5、更深层次———组织、细胞、分子和基因水平的整体调控出发,使诊病治病的整体观得到发展。2. 中药及复方中的整体观2.1中药复方中的“整体综合调节作用” 中药复方的临床应用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其组方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运用现代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医学等方法的研究及实践证明复方整体的作用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而显示其疗效。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方法的应用,其整体疗效的作用机制亦得到了更深层次的阐述:复方产生药物效应明显大于方中任何一味药或一组药,如生脉散全方的强心作用大于方中的人参,单纯麦门冬或五味子则没有强心作用。通过药物的
6、有机配伍,以减少方中药物的偏性和毒性,如四逆汤中干姜、甘草均可影响附子生物碱而大大降低其毒性,附子配干姜、甘草不仅毒性下降,而且强心作用增强。中药复方的多成分、多靶点、多环节的综合治疗作用体现出了中医药的整体观。2.2单味中药中的“整体协调调和作用” 单味中药也是一个小整体,其所体现的整体观就在于其中成分之间的相互协同、相互制约的作用。例如,单味中药及其成分之间的毒性大小问题。国外有人提到植物中确实存在一种“副反应消除物质”(sideeffecteliminationsubstance,SES)的作用。举洋地黄毒甙(D
7、igitoxin)为例,这是毒性大的有效物质,但在植物中存在着渥诺多甙Verodoxin的无效物质,可减低前者的毒性,用Digitoxin6份加Verodoxin4份,不但毒性弱了,且植物增强至相当于Digitoxin10份的作用。又以萝芙木为例,认为含利血平(Reserpine)仅0.1%,即250mg萝芙木中仅含利血平0.25mg,但如应用250mg萝芙木总碱的药效却相当于1mg利血平的作用。以上两点就是由SES物质的作用结果[1]。单味中药的药效往往也是多靶点、多环节的,不只局限于单一靶点和单一环节,只是有些还没
8、有被我们所认知,例如中医的“异病同治,同病异治”之理论。又如,中药麻黄是我国特产的一种药材,其主要的有效成分是6种生物碱,其中最重要的是麻黄碱,现已能被人工合成并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生药麻黄的药理作用并不完全等同于各生物碱药理作用的总和。实验表明,麻黄的水提物比相当用量的各种麻黄生物碱的毒性小得多,可见在麻黄中还有尚未被认识的因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