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妨害司法罪的立案管辖的弊端

浅议妨害司法罪的立案管辖的弊端

ID:22590949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30

浅议妨害司法罪的立案管辖的弊端_第1页
浅议妨害司法罪的立案管辖的弊端_第2页
浅议妨害司法罪的立案管辖的弊端_第3页
浅议妨害司法罪的立案管辖的弊端_第4页
浅议妨害司法罪的立案管辖的弊端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妨害司法罪的立案管辖的弊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妨害司法罪的立案管辖的弊端  妨害司法罪,是指违反法律规定,使用各种方法妨害国家司法机关正常诉讼活动,破坏国家司法权的行使,情节严重的行为。具体包括伪证罪、打击报复证人罪、扰乱法庭秩序罪、窝藏、包庇罪、拒绝提供间谍犯罪证据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罪等。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审理扰乱法庭秩序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犯罪案件几乎处于空白。究其成因不是没有该类犯罪行为的发生,而在于该类犯罪案件的管辖权分工在公安机关。本文仅对伪证罪、扰乱法庭秩序

2、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犯罪案件等立案管辖权,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司法机关(司法权)与诉讼  《辞海(政治法律分册)》记载:司法权:资本主义国家标榜的三权分立中监督守法和执行审判的国家权力。形式上规定司法权由法院行使,不受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干涉,司法机关即为法院,司法权即为审判权。我国从1949年以后颁布的宪法中都没有司法权和司法机关的概念,而是具体使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说法公安挖菜、检察择菜、法院做菜,比喻公检法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亲密关系,也使得司法权没有存

3、在的意义。随着法制建设的完善和司法公正,司法至上等法治理念教育的深入,在大量的法学教材、法律工具书中,司法机关和司法权的概念亦逐渐有所明朗。法学界在解释司法权和司法机关的概念时采用广狭两义说,而狭义说的涵义司法机关就是法院,司法权亦是审判权。  法院的审判活动和审判权的启动是被动的,始于诉讼终于裁判。在汉语中,诉讼一词最初并不连用,许慎撰《说文解字》中认为:诉,告也;讼,争也。以手曰争,以言曰讼。讼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周易》中的一卦上乾下坎的天水讼卦,在传统解卦中乾为刚健,坎为险陷。刚与险,健与险,彼此反对,定生争讼。因此,在中国人的观

4、念中,诉讼一词是由诉和讼两字组成的。诉为叙说、告诉、告发、控告之意,讼为争辨是非、曲直之意。两个字连用即为向法庭告诉,在法庭上辩冤、争辩是非曲直。在西方人的观念中,诉讼是指法庭处理纠纷活动的过程或程序。因此诉讼一词从法律角度下定义,就是法庭在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据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解决具体案件的活动。  二、妨害司法罪管辖权的缺陷  妨害司法罪名体系设置科学与否,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司法系统各种活动能否正常、有效运转,各种纠纷能否得到及时、正确地解决,司法公正能否实现,司法机关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中的作用能否得到充分地发挥,保障司

5、法权威和判决公信力。在刑法中,妨害司法罪在分则第六章第二节,规定了共17个妨害司法罪的罪名。整体而言,刑法关于妨害司法罪的罪名体系设置比较科学、合理,但也存在着一些缺陷。  (一)伪证罪  何谓证据证据是指经过法庭调查,质证,作为定案依据的事实。故此,笔者将刑事诉讼证据分控辩证据和定案证据。公安、检察机关和律师辩护所收集的证据应为控辩证据,控辩证据被纳入到诉讼中来,经法院庭审举证、质证、认证,最后被采信作为定案的证据才是真正法律意义上的证据。依据《刑诉法》第五十九条规定法庭查明证人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的时候,应当依法处理。据此,我们可

6、以看出伪证,应当由法院依法处理。在司法实践中,依据该条规定检察机关公诉至法院追究刑事责任的甚少。因此罪的管辖分工系公安机关,实践中存在如下弊端:一,诉前证据在没有纳入到诉讼中前,未经法院认定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的时候,公安机关就依涉嫌犯伪证罪将证人拘留逮捕;二、法院认定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的时候,无权立案管辖,很容易放纵犯罪;三、助长了伪证者蔑视法庭的嚣张气焰,降低审判权威。致使公民敬畏的是警察,而非敬仰法律。  (二)扰乱法庭秩序罪  扰乱法庭秩序发生在诉讼过程或诉讼终结之后,即与法院审理案件有关。法庭应当是秩序最良好的所在,良好

7、的法庭秩序是法院有效行使司法权解决社会纷争的必要保障。扰乱法庭秩序罪的客体为法院开庭审理案件的正常秩序。该罪发生的空间和时间上即在法庭内部或法庭附近,始于开庭准备终于庭审终结,直接导致法院的审判活动无法正常进行。现实生活中,公然扰乱法庭秩序的犯罪行为,直接导致法院的设施遭到破坏,法官的人身和人格会遭到侵犯,惩恶扬善者的法官成为证人或受害者的尴尬角色,求助于公安机关。但大多公安机关可能还存在各种原因,不予立案等等,司法威信与法律尊严大打折扣。该分工,不利于实现实体立法的设计目标,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种种弊端:不利于及时惩治犯罪,体现效率原则的

8、客观要求;不利于维护司法尊严,保障审判活动的正常进行;不利于及时排除干扰,导致诉讼的拖延,其立法缺陷难辞其咎。  (三)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法院的权威和法律的尊严,体现在法院公平正义的裁判。裁判文书视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