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585977
大小:5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30
《altmetrics的出现对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Altmetrics的出现对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影响近年来,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服务方兴未艾,各高校普遍都设立了学科馆员,开展了针对高校科研人员的相关服务。但是,由于学科馆员自身学科背景和专业知识的限制,在学者进行学术研究的过程当中,学科馆员发挥的作用并没有像设立之初预期的那样大。更多的学科馆员服务,起到的是信息通报、文献传递、科技查新和读者教育的作用。然而,随着学者在学术传播和学术影响力方面需求的增加,以及新的学术影响力指标的出现,使得学科馆员的服务出现了一个新的方向,那就是关注科研人员本身,帮助其扩大学术传播的范围和学术影响力,帮助他们在世界范围内找到研究方向相
2、同的学者和合。而这正是图书馆员良好的信息素养和信息知识储备的优势所在。1国内学科服务的现状我国开展学科服务研究始于20世纪后期,1998年清华大学图书馆首先建立了学科馆员制度,之后,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图书馆陆续建立了学科馆员制度。此后,学科馆员工作在各高校图书馆开展得如火如荼,成为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重要工作之一,截止到2013年,已有100多家高校图书馆设立了学科馆员,开展了学科服务。尽管各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开展服务的方式方法不尽相同,但笔者经过研究后发现,目前国内高校开展的学科馆员服务大致包括如下内容。一是充当图书馆
3、和院系之间的联络员。学科馆员负责向院系推送如新书通报、数据库试用、数据库讲座等实时信息,收集教师对于本专业所需图书、数据库资源的情况,帮助对口院系教师获取所需资源,加强图书馆和院系之间的联系,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图书馆资源以及满足读者对于信息的需求。这种学科馆员服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科服务,而是简单的信息推送和信息满足服务。二是偏重于参考咨询的学科馆员服务。这类学科馆员服务根据学科馆员各自的学科背景,帮助相关学科专业的研究人员搜集所需信息,并根据研究人员的关注领域进行知识内容的推送服务,解答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中关于信息获取的各种问题。并且学科馆员还负责编制各种研究
4、指南,内容既涵盖本馆已有的资源,也涵盖X络上的免费资源。研究指南既包括开题前的查新报告,也包含研究过程中相关研究内容的进展情况。三是偏重于用户素养教育的学科馆员服务。这类学科馆员服务偏重于提高读者的信息素养。不管是在教师讲授专业课时的嵌人式教学,还是举办各种数据库和X络资源的讲座,不论是教授读者使用各种方便研究工作的文献管理软件和文献计量工具,还是帮助研究者了解本领域高品质学术资源和研究进展情况,其目的都是提高读者自身的信息素养,使其能够更方便快捷地获取所需资源。可见,目前开展的学科馆员服务,其关注点都在向读者介绍、提供资源和提高读者自身的信息素养上。随着X络的
5、普及、X络免费资源的出现和读者信息素养的逐渐提高,学科馆员在提供资源和读者培训上的作用势必将日益弱化,毕竟科研人员在进行科研工作的过程中,更希望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实时获取所需信息。同时,随着互联X时代开放共享理念的深人人心,科研人员开始在X络上与同领域、同学科的学者进行交流和沟通,希望在交流的过程中碰撞出灵感和火花,从而对自己的研究有所启示和帮助。另外,科研人员发表的科研成果也希望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使自己的科研成果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和利用。关注学术交流和学术成果的影响力,应该成为图书馆学科服务及时关注和服务的新领域。2、Altmetrics新的科技论文学术影响力
6、指标从加菲尔德在1955年首次提出“影响因子”的概念开始,影响因子就成为学术影响力的评价指标。一方面,文章和的引用数据被看成是学术质量的证明而广泛应用在国家、机构和个人的绩效评价中,在制定政策、申请基金和人员晋升人职时提供定量评估指标;另一方面’引用数据的偏态分布使得将基于统计均值的影响因子用于评价单篇论文被认为是“一项不可饶恕的大罪”。2003年5月15日,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印发的《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决定》指出:刊物的影响因子,在用于宏观上判断科学技术产出的总体情况是有意义的,但不宜作为具体论文内在价值的判断
7、标准。由于影响因子存在的弊端和局限,又出现了如A指数和g指数、4指数、『指数等类指数,声望指数(SCImagoJournalRank,SJR),2009年汤姆森路透科技集团的引证报告(JournalCitationReport,JCR)推出的Eigen-factorScore(特征因子)和ArticleInfluenceScore(论文影响值)等诸多评价指标。然而,这些指标只适用于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其评价内容也仅仅是文章被引用、被报道、被评论等方面,并没有涉及学术文章X络传播的方方面面。随着X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在学术交流中使用如博客、微博、百科、学术
8、社区等社会化X络工具,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