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58260
大小:3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1-15
《2017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月考试题(附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7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月考试题(附答案)西阳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期第三次月考语试题班级:姓名:一、基础知识及应用(22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2分) A.归省(xǐng)行辈(háng)撺掇(uāndu) B.蓦然(ù)羁绊(ī)晦暗(huì) .水门汀(tīng)嗔视(zhēn)粲然(àn) D.呓语(ì)齁(hōu)许许声(ǔ) 2、下面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潺潺絮叨仙楼阁 B.亢奋冗杂叹为观止 .惬意疏蜜参差不齐 D.颦蹙叱咤尽态极妍 3、下面最能表现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是()(2分) A.《社戏》B
2、.《观舞记》 .《口技》D.《竹影》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2分) A.为了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李老师工作非常勤奋,常常废寝忘食。 B.只有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才能取得优良的成绩。 .我们必须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实现全民族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 D.他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无所不为的程度。 、从上下连贯的要求看,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应填入的一项是()(2分) 我快乐,是因为我喜欢幻想,所有的石头都开满花朵,________。幻想如此丰富,我有什么理由感到沉重和悲哀呢? A.荒芜处都长满了无数的植物。 B.所有的荒芜处都长满了植物。 .植
3、物都长满在所有的荒芜处。 D.无数的植物都长满在荒芜处。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社戏》选自《呐喊》,体裁是小说。作者是鲁讯,他是我国伟大的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的“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B.《竹影》作者是丰子恺,他是现代画家、散家、美术家和音乐教育家。 .《安塞腰鼓》作者是刘成,体裁是散,这种体裁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D.《口技》一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作者是清朝的张潮。《口技》既可以作为描写场景的记叙读,也可以作为摹写口技特色的说明读。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经过大家的共同
4、努力,使我们完成了制作怀旧网页的工作。 B.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条之一。 .二十一世纪需要有科学化的一大批知识分子去建设祖国。 D.在学习实践中,我们要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 8、多义词“松懈”的含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2分) A为了搞好复习,许多同学废寝忘食,毫不松懈。 B它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极,意见分歧。 自以为对革命有功,摆老资格,大事做不,小事又不做,工作随便,学习松懈。 D刚才出力摇船犹如赛龙舟似的那股劲,现在在每个人的身体里松懈下了。 9、根据提示默写。(6分)(1)、,寒光照铁衣。(2)、但闻屏障中抚尺一
5、下,,。(3)、,落花时节又逢君。(4)、,上有黄鹂深树鸣。()、,各领风骚数百年。 二、阅读理解(41分) (一)阅读《社戏》选段,完成10-1题。(13分) ①……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了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
6、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10、给选段加一个小标题:(1分) 11、“淡黑的起伏的连,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它的作用是_______(2分) 12、“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一句中“他”指代__________。(1分) 13、第②段写景充满诗情画意。从触觉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嗅觉写的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段
7、写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4、结合上下,第③段中的“自失”可以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感受与“社戏”的关系如何?试说明。(3分) 1、第③段中“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一句不是一般的语序,目的是( )(2分) A、朗读时有音节感,有力 B、强调最后的两个形容词 、不致于写成太长的句子,长句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