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569790
大小:5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30
《建设生态城市根治城市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建设生态城市根治城市病发展和民生,成为今年两会关注的焦点和社会公众的期待。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民生改善的众多问题中,城市建设与发展成为今年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重点之一。随着全国两会召开,不少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把脉。城市,是体现发展和民生的重要载体与缩影,解决好城市问题,对于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改善民生,将是极大的推动。把城市当成一台巨大的经济工具,是城市问题产生的根源。要把城市从单纯的经济属性中解放出来,更多地赋予和还原城市对于人生活的作用和意义,这需要理念的正本清源。房地产化,是代表委员
2、们诊断的目前城市化弊病之一。而这一现象的症结,正是对城市属性的误读。把经济作为城市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属性,是问题产生的根源。创立都市社会学的芝加哥学派大师埃兹拉帕克强调:城市绝非简单的物质现象,绝非简单的人工构筑物。城市是自然的产物,更是人性的产物。城市因人而生,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服务。一座城市的活力与魅力,从根本上说,并不取决于经济增长的速度,而是取决于它的便利程度、舒适程度等与人的生活直接相关的指标。经济发展固然能为营造一座优美的城市打下物质基础,但绝无法涵盖城市的本质内涵,更不是城市的核心价值。人,才是城市的根
3、本,城市建设与发展最终是要为人服务,提升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的幸福指数,而这样的幸福指数,不仅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物质享受,更于环境质量、文化陶冶和精神愉悦。由此可见,城市建设与发展,必须坚持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目标,把满足人的物质、精神、文化需求和自身发展的实现程度作为衡量城市文明进步的根本标准。反观我国当前的城市建设,经济增长成为主导理念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在国家加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力度的大背景下,许多城市都转向了土地经济。正如全国政协委员黄海分析的,一些地方把城市化简单理解为卖地、盖楼,推进城市化的冲动来自于对土地
4、财政的依赖。而高地价又推高了房价,导致城市商务成本上升,削弱了城市竞争力,这是对城市化潜力的一种透支。在对城市经济属性的片面强调下,一些城市虽然经济发达,但环境污染严重、公共服务缺乏、文化内涵苍白,导致失去环境滋润和精神涵养的人们在高成本的生活压力和钢筋水泥丛林的空间压迫下精神压抑、心态浮躁。城市发展理念的偏差,带来了社会公平、资源环境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使我国的许多城市问题迭出,百病丛生。城市建设与发展,必须坚持经济与环境相协调,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以资源环境禀赋和承载能力为基础,科学定位和设计,建设完善的城市系统。这
5、需要规划的科学引导。雷同化,是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指出的城市化进程中的又一痼疾。全国政协委员黄海、迟福林等指出,推进城市化要形成合理思路,因地制宜,保留城市的传统和特色。有调查显示,我国目前183个城市要建国际大都市,有三五十个城市提出要建设中央商务区(CBD),有10多个城市瞄准建设国际或地区性金融中心。缺乏独特性和创造性的城市定位,使城市规划千篇一律,难免挂一漏万、以偏盖全。西班牙先锋报曾尖锐地指出,中国城市化发展存在结构性弊病。这一结构性弊病的重要表征之一,就是雷同化。雷同化缘于城市规划不合理。城市定位的简单偏狭,使城市规
6、划目标单一,惟经济马首是瞻。城市的规模、布局及资源环境等各种生产生活要素的配置失去协调和平衡,导致城市环境资源匮乏、环境质量恶化,居民的生活质量下降、生活成本增高。专家指出,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理念非常落后,考虑的只是城市作为经济发展的载体,没有想到城市作为一个人生活的环境的重要。这一问题,必须引起各级地方决策者的高度重视。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积聚,在城市化过程中,资源环境将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不顾当地资源环境禀赋、特色和环境容量的城市定位和规划,将使资源环境等各种生产要素无法合理配置和集约利用,并进一步带来日益严重的城市水、空气和土
7、壤污染等问题,城市公共空间被不断压缩,良好的生态环境被钢筋水泥建筑蚕食,而资源环境的日益匮乏和严重破坏又将成为一根导火索,最终引发城市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你可能会感兴趣:关于加强我省大中型城市空气污染治理,改善空气质量的建议关于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的几点建议关于浒苔绿潮的离岸处理技术及生态化综合利用的提案集中集约用海——为蓝色经济区建设构筑“蓝色基地”关于加快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后中水回用的建议关于加强工业企业生态园林建设的建议免费(.mFFanwEN.):环保论文收集或原创因此,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必须从规划的源头入手,借鉴发达国家的
8、成熟经验,对城市规划进行深入反思和全面校正。欧洲的规划思维虽然同样着眼于城市资源配置、空间科学布局,但更强调从人居环境、创业环境、出行及交往的方式规律等以人为本的原则出发,城市规划更充分表现的是社会科学属性。只有统筹考虑城市的经济建设、环境保护、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