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荀子哲學探討為什麼中國沒有科學──兼論科

從荀子哲學探討為什麼中國沒有科學──兼論科

ID:22561531

大小:71.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0-30

從荀子哲學探討為什麼中國沒有科學──兼論科_第1页
從荀子哲學探討為什麼中國沒有科學──兼論科_第2页
從荀子哲學探討為什麼中國沒有科學──兼論科_第3页
從荀子哲學探討為什麼中國沒有科學──兼論科_第4页
從荀子哲學探討為什麼中國沒有科學──兼論科_第5页
资源描述:

《從荀子哲學探討為什麼中國沒有科學──兼論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從荀子哲學探討為什麼中國沒有科學──兼論科提要1、為什麼中國沒有科學?這個問題的產生,有其歷史背景,從鴉片戰爭到甲午戰爭,從8年抗日戰爭到兩岸中國的戰爭危機;在戰爭的陰影下,在亡國滅種的恐懼中,這個問題浮現,並且日益清晰深刻。2、從中國哲學史中發現:儒家、道家對科學持保留的態度,墨家、名家則持積極的態度,其中荀子是1個異數;從中國科學史中則發現:中國的工藝技術10分發達,但是科學理論10分薄弱,而科學技術的結構也尚未產生。3、儒家、道家的認識論、邏輯和科學格格不入;墨家、名家的認識論、邏輯和科學及工藝技術倒是比較接近,那麼名家、墨家為什

2、麼會失傳呢?它們的失傳和中國沒有產生科學是否有關聯呢?答案的關鍵在於儒家的荀子和法家的李斯對中國的傳統和學術傳統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那就是:學術要為政治服務、學術要為道德服務,反對學術自由,扼殺了名家和墨家的學術生命,也就摧毀了中國自然科學和工藝理論的幼苗。科學如何在中國人的生命中生根?應該要通過荀子的認知心,復活名家和墨家的學術生命,再接上西洋從希臘到羅馬、歐美1系相承的哲學與科學的學術傳統,老幹新枝,根深蒂固,斯為正途。前言這是1個大題目,而這篇文章是1篇小論文。馮友蘭在1921年已經處理過了[1]。那為什麼我還要寫這篇文章呢?這是因

3、為過去筆者在從事荀學時,發現了1個問題,那就是先秦的儒學中,荀子和科學最接近了,但是如果順著荀學發展下去的話,卻最多只能開出應用的科學技術,無法開出純粹科學,更何況荀學在中國歷代的統治王朝中,並未被採納為官方的意識型態,所以要用荀學開出科學,根本是妄想,「要通過儒學來開出民主、科學」[2]是當代新儒家的使命,儒學能不能開出民主?我不知道,但是通過儒學開出科學,我認為這是不可能的!除非儒學能做1個創造性的自我改造[3],否則應該虛心的接受西洋從希臘到歐美1脈相承的哲學傳統與科學精神靈根自植[4],當作自己生命中的1部份,如此才是中國人開出

4、科學的正途[5]。以下我分成幾個方面來敘述我的看法:1、為什麼產生這個問題?2、從中國的哲學和科學史來考察這個問題。3、從認識論、邏輯來考察這個問題。1、為什麼產生這個問題?為什麼中國沒有科學?在中國5千年的歷史中,這並不成為1個問題。它之所以成為1個問題是中西文化在19世紀中,悲劇性的交會時所產生的。悲劇性的交會造成了中華民族1百510年來的苦難和災禍,亡國滅種的恐懼,時時籠罩在知識分子和人民的心中,在救亡圖存的軍事和政治運動中,在破舊立新的文化運動裡,這個問題開始浮現,並且逐漸清晰,仁人志士們就前仆後繼的想解決這個問題,所以先從歷史

5、上做1個簡單的考察。(1)洋務運動鴉片戰爭失敗之後,魏源在海國圖誌中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這本書不僅介紹了世界主要國家的地理、歷史、社會情況,更介紹了西方的工藝技術和抵禦西方侵略的1套策略。我們來看看他的主張:於廣東虎門之外沙角、大角2處,置造船廠1,火器局1,行取佛蘭西、彌利堅2國各來夷目1、2人,分攜西洋工匠至粵,司造船械,並延西洋柁師,司教行船演砲之法,如欽天監夷官之例,而選閩粵巧匠,精兵以習之。[6]為了學習西方長技,魏源還主張「立譯館、編夷書」,並且建議「於閩粵2省武試增設水師1科有能造西洋船艦、火輪舟、造飛炮、火箭、

6、火雷奇器者,為甲科出身」用這些來獎勵中國之工藝技術之創造發明,通過以上之方法,虛心學習,必定能趕上西方和西方各國並駕齊驅,達到制夷的目的。除了西洋的工藝之外,他還對西方的政治制度,發出由衷的讚美[7]。魏源曾親身參與鴉片戰爭的始末,在慘敗之後,痛定思痛,遊歷港澳,迅速地找出正確的方向,學習西方之長處。後來清末名臣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郭嵩濤等人所主張之學習西方船堅炮利的政策,皆未脫離此1路線,此之謂洋務運動。(2)百日維新及中體西用說(1)百日維新西元1898年,鑒於甲午戰爭失敗割讓台灣事件,及列國的瓜分運動,愈演愈烈,光緒皇帝受到康

7、有為的感動,不甘作亡國之君,頒布了1系列的維新詔令,其主要內容如下:1.在政治、軍事方面:精簡機構,允許士民上書言事,以新法訓練軍隊,籌造兵船,添設海軍。2.在經濟方面:設立礦務、鐵路總局、農工商總局,獎勵製作新法,允許專利,發展、保護農工商業。3.在文化方面:廢8股,改革科舉制度,興辦新式學堂,翻譯西書[8]。在這裡獎勵製作新法,允許專利,已經由軍事上的船堅炮利擴大到普遍的工藝技術之創作發明了,而興辦新式學堂和翻譯西書成為國策。康有為明確的指出:「工業革命」給西洋及世界帶來了巨大的改變和影響:自乾隆末華忒新創汽機,英人以為地球復生日。

8、自嘉慶元年拿破崙募獎新器新書,而精器日出,至今百年創新器者凡109萬餘,於是諸歐強國,遂以橫行大地,搜括5洲,夷殄列國,餘波震盪,遂及於我,自是改易數千萬年之舊世界,為新世界矣[9]。於是康有為堅定的告訴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