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公益诉讼engo原告资格法律制度探究 方锦龙

环境公益诉讼engo原告资格法律制度探究 方锦龙

ID:2254772

大小:105.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1-15

环境公益诉讼engo原告资格法律制度探究    方锦龙_第1页
环境公益诉讼engo原告资格法律制度探究    方锦龙_第2页
环境公益诉讼engo原告资格法律制度探究    方锦龙_第3页
环境公益诉讼engo原告资格法律制度探究    方锦龙_第4页
环境公益诉讼engo原告资格法律制度探究    方锦龙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境公益诉讼engo原告资格法律制度探究 方锦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申请书项目类别:   一般项目        项目名称:环境公益诉讼ENGO原告资格法律制度探究---------以《环境保护法》2013年修正草案为切入点 项目负责人:     方锦龙        院(系):  经济法学院     (章)指导老师:  赵爽    职称:  副教授   填表日期:2013年11月4日西南政法大学科研处2013年10月修订-10-填表须知1.研究生科研项目指导思想:充分利用学校师资、教学和科研的资源,激发学生科研志趣,提高实践能力,发展综合素质。2.项目负责人,原则上为我校一、二年级硕士、博

2、士研究生;鼓励跨学科、跨专业合作,鼓励本科生参与。3.此表中有选择项的请直接在该选项前的字母上划“√”。4.研究生科研项目完成时限为一年。5.填表时请逐项仔细填写,内容应言简意赅,思路清晰,论证充分,表述明确。6.科研处联系人:李星蕾联系电话:67258603-10-负责人姓名方锦龙性别男专业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年级2013级电话13319557196E-MAIL1123511615@qq.com项目名称环境公益诉讼ENGO原告资格法律制度探究---------以《环境保护法》2013年修正草案为切入点项目类别A博士研究生重点项目B硕士研究生重点项目C√一般项目

3、D自筹项目指导教师姓名赵爽职称副教授电话18983766283学院经济法学院研究方向环境资源法项目组成员姓名性别院(系)年级方锦龙男经济法学院2013级申请理由包括:自身具备的知识条件,兴趣、特长;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限300字)一、自身具备的知识条件:(一)掌握大量环境公益诉讼和相关公益诉讼的相关资料。(二)具有规范的法学相关知识。(三)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能够较为熟练地查阅相关外文资料。二、兴趣及特长:(一)长期关注我国环境法律制度体系构建的相关问题。(二)对美国、德国和印度相关环境诉讼制度有基本了解,能从比较分析的角度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三)对我国

4、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和诉讼法相关基本知识有较为全面的掌握。(四)对社会公益组织有较多关注,对国外公益组织的发展历史有一定了解。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我国在2012年修订、2013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明确规定了公益诉讼制度(第55条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并且,在2013年的《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中也明确赋予了ENGO环-10-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但是,在具体哪些ENGO能取得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问题上争议较大。(2013年6月《环境保护法修正

5、案草案(二审稿)》中规定:“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中华环保联合会以及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环保联合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而2013年10月《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三审稿)》中则规定:“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依法在国务院民政部门登记,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信誉良好的全国性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针对环境公益诉讼中ENGO的原告主体资格问题,以我国2013年《环境保护法》修正草案为切入点,对我国ENGO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以及其具体范围进行探讨。试图进一步明确E

6、NGO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理论和法律支撑,并在扩大ENGO原告主体资格取得范围的同时,合理设置其原告资格适格条件,规制可能产生的“滥诉”问题,防止诉讼秩序的紊乱和司法资源的浪费,进而充分发挥ENGO的环境公益诉讼职能。研究内容及实施方案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限1000字):一、环境公益诉讼下ENGO原告资格的相关概念内涵界定。(一)清晰界定“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ENGO”三个不同的法学概念内涵。(二)结合相关概念,对环境公益诉讼中ENGO的原告资格进行法学定义。二、阐明我国环境公益诉讼ENGO原告资格的理论支撑和法律基础。(一)通过环境权、公

7、共信托理论和司法能动主义对ENGO的原告主体资格提供理论的支撑。(二)通过我国2013年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55条有关环境公益诉讼的相关规定,以及2013《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的相关内容,对我国ENGO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找到法律基础。三、研究美国、德国和印度环境公益诉讼中ENGO原告资格的历史发展脉络,并结合我国现有制度进行比较研究。(一)对美、德、印三国相关-10-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历史发展进行梳理,分析出与我国相关民事诉讼体制进行比较分析的切合点。(二)从环境保护立法内容上,分析三国与我国环境保护法中环境公益诉讼中ENGO的原

8、告主体资格上的异同。如德国的“集团诉讼模式”和美国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