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蓥山隧道瓦斯监测方案

华蓥山隧道瓦斯监测方案

ID:22541252

大小:3.84 MB

页数:43页

时间:2018-10-30

华蓥山隧道瓦斯监测方案_第1页
华蓥山隧道瓦斯监测方案_第2页
华蓥山隧道瓦斯监测方案_第3页
华蓥山隧道瓦斯监测方案_第4页
华蓥山隧道瓦斯监测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华蓥山隧道瓦斯监测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华蓥山隧道瓦斯监测方案目录一、编制依据2二、工程概况22.1概述22.2工程地质状况32.3气候水文状况92.4设计概况92.5主要技术标准10三、工程特点与监测目的103.1隧道穿越煤层瓦斯地质特点103.2瓦斯监测的目的12四、瓦斯监测系统设计与仪器配备134.1总体设计134.2瓦斯自动监测系统144.3人员定位管理系统244.4智能广播系统314.5隧道视频监控系统344.6安全系统调度中心平台建设364.7管理人员配置39五、人工瓦检40六、监测资料整理、分析及报送42七、瓦斯实时监测与报警、控

2、制制度的建立42八、监测工作质量保证体系42九、监测工作的安全措施4342华蓥山隧道瓦斯监测方案华蓥山隧道瓦斯监测方案一、编制依据1)《煤矿安全规程》2)《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3)《通风安全监测装备使用管理规定》4)《煤矿监控系统总体设计规范》5)《煤矿监控系统中心站软件开发规范》6)《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7)《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本质安全型电路和电气设备要求》8)《环境监测系统产品标准》9)《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10)《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2

3、006.0511)《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2007.041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1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14)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TB10120-2002);15)重庆渝北至四川广安高速公路(重庆段)工程地质详细勘察资料二、工程概况2.1概述渝广高速华蓥山隧道起点位于北碚区与合川区交界处,有县级公路横穿隧址区,并有乡镇公路从拟建隧道进出口附近通过,交通较为便利。K线

4、进口位于重庆市北碚区静观镇西山村,由SE至NW穿越观音峡背斜,出口位于重庆市合川区清平镇桃李园村。华蓥山隧道属特长隧道,设计为双洞六车道,隧道左线(ZK23+467~ZK28+485)全长5018m,右线(K23+467~K28+467)全长5000m,总体走向约298°,为双向隧道,左右分修,两线相距16~30米,隧道净空高度为8.0m,宽度达12.5m。42华蓥山隧道瓦斯监测方案华崟山隧道处于川东褶皱带腹部的观音峡背斜为一富水构造,近核部的T2l、T1j、P2c、P1m为强含水层,其间受T3xj、T1

5、f、P2l弱含水层的阻隔作用,形成三个相对独立的强富水带。华崟山隧道由SE翼进入背斜,由NW翼穿出,穿越以上三个强富水带,且隧道段大多处于地下水位以下,在此条件下的隧道施工容易遭遇涌突水、突泥事故,同时可能造成地表塌陷、地下水疏干等次生环境问题。隧址区位于北碚区与合川区交界处,西面有G75高速公路以及212国道通过北碚区,东面有G60高速公路与210国道通过,在观音峡背斜之上有S204省道顺背斜走向穿越整个隧址区,并有乡镇公路从拟建华蓥山隧道进出口附近通过,交通较为便利。2.2工程地质状况2.2.1地形地

6、貌华蓥山隧道横穿观音峡背斜形成的背斜山,背斜核部为山脊线,标高一般在700~800m,最高标高851.9m;山脊两侧为岩溶槽谷,标高一般在450~700m,翼部则为“屏障式”列峰山岭顺向斜坡,标高一般在480~680m,坡角20~68°。隧址区整体为近南北走向的条状山,中部山脊线地形较陡,多呈陡坡地形,坡角一般在45°左右,山脊高程一般为650.0~851.9m,地形相对较高。最高点位于华蓥山隧道K线洞身段ZK38+080处,地面高程约960,最低点位于隧道K线出口端ZK41+950处,地面高程约527,

7、整体高差为433m。观音峡背斜呈“一山三岭夹两槽”的地貌形态,背斜山脊线东侧槽谷标一般为595.0~650.0m42华蓥山隧道瓦斯监测方案,并多分布溶蚀残丘、残峰。槽谷内岩溶发育,沿槽谷方向多分布多分布溶蚀洼地,底部均覆盖第四系粘土,粘土总体厚度不大。槽谷内岩溶洼地、漏斗、落水洞、溶洞等多呈串珠状分布出露,槽谷内的洼地之间多被山丘阻隔,形成相互独立的洼地,区内瓦窑湾以北区域多有横向冲沟伸入洼地,成为洼地地表水的排泄口,其中五里坝洼地(即华蓥山隧道位置)无横切沟发育,呈封闭的洼地地形。瓦窑湾以南至嘉陵江则多

8、为封闭式岩溶洼地,无横切沟伸入洼地内,分布多个互相独立的漏斗、落水洞,且规模均较大,一般宽度可达一百至数百米,如小凼、大凼、楠木凼等漏斗、落水洞基本呈串珠状一字排开,被当地老百姓俗称为“九窝十八凼”。槽谷东侧为锯齿状山脊,并多发育横向冲沟,冲沟切割多形成宽度较窄的“V”形谷,冲沟多切割较深,并多深入岩溶槽谷内。山脊线西侧槽谷规模比东侧槽谷大,槽谷标高一般400.00~460.00m。多覆盖较厚的第四系粘土,谷内岩溶洼地、漏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