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538543
大小:76.12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0-30
《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指导论文摘要: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阐述做好大学生就业服务的重要性。从高校教育管理的角度提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一切教育教学活动服从、服务于就业,重视就业指导与教学改革、学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拓宽就业渠道等工作相结合;充分调动、利用各方资源为毕业生就业铺路搭桥,构建多层次就业体系等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方法。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以年均20%左右速度递增,然而快速增长的毕业生数量与
2、需求有限的用人单位间的供需矛盾也日益突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逐渐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分析原因找寻对策,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实效。1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及其成因分析自1999年实行高校扩招政策起,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阶段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为许多学生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却并未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协调,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己不再是个别现象。由统计数据可知,大学生就业率基本在80%上下波动且每年无法顺利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呈现较大的递增趋势。XX、21307年
3、高校毕业生数分别达到413万、495万,按当前的情形又将有数十万大学毕业生加入待业队伍,如不及时找寻对策加以解决必将影响国家的经济建设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大致有如下几方面。1、1政治经济因素社会整体就业岗位增加有限,对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未与经济同步增长。加之政治形势变化及经济结构的调整使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精简分流,国企重组改造、减员增效造成了大量从业人员的体制性失业。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就业形成冲击。1、2人口因素中国正处于人口总量高峰、劳动就业人口高峰和流动人口高峰等“多峰叠加”的人口高峰期。城镇劳动力逐年增加、下岗工人寻求再就业以及大批农村富
4、余劳力进城务工加剧了社会的就业压力。1.3用人单位因素用人单位选择人才的机制不够健全合理,存在着如重学历,轻学识,不从实际出发,盲目提高用人标准,片面追求名校高学历毕业生,重性别、外在条件,忽视人才内涵与发展潜力等现象。过分看重工作经验,希望进一个人就能马上发挥作用,创造价值。认为毕业生空有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差,不愿接纳。缺乏人才培养机制,不愿对人才进行二次塑造与培养等。1.4大学生自身因素1)一些大学生就业心态不够理性、成熟,就业期望值过高。片面追求优越的生活条件、工资和福利,忽略个人专长发挥和今后的成长。择业地域上多选择大城市、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不愿到小城市或
5、位置相对偏远、条件相对艰苦的地方就业。择业目标多集中于机关、事业单位、大企业及待遇优厚的“热门”行业,不愿到基层单位就业。造成“有事无人做,有人无事做”的就业怪现象。2)部分毕业生思想素质不高,事业心不强,知识结构不合理,动手能力差,给用人单位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有些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合同后,见工作不理想便擅自毁约,使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诚信素质产生质疑,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3)部分大学生及家长传统的“一次就业定终身”的观念根深蒂固,认为只有“稳定、体面、高收入”的工作才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工作”,观念上无法适应现今的就业形势。1.5高校培养教育因素1)快速变
6、化的市场需求与高校专业设置的错位。高校缺乏足够的自主权导致专业调整步伐缓慢,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加上对实践性教学重视程度不够,造成培养的毕业生缺乏实际动手技能,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此外,只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造成大学生在为人处世方面存在诸多不足。2)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不完善。就业信息、渠道不够通畅。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力度不够。就业指导形式单一,多为单向教学,偏重群体性指导,个体性指导薄弱。指导内容多局限于就业形势、政策、技巧的教育,没有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对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倾向测试、求职能
7、力的培养训练以及健康心理养成教育等诸多方面的指导较少。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大学生培养过剩,而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和技能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它暴露了现行办学理念、管理水平、师资培养、教育方式等诸多方面的问题。2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的重大现实意义就业冋题关乎稳定和民心,局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白勺人才资源,知识层次较高,活动能力强,影响大,其就业问题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因此充分发挥好高校毕业生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党的十
8、六届六中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