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525361
大小:5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9
《以“和合”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以“和合”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合”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中积淀的民族记忆,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真正活的生命。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崇合作、求和谐,并将“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作为社会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主流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指出,要从中华文化中汲取营养,挖掘和阐发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尚和合的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因此,在培育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必须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融人“和合”文化,建构有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
2、值观。一、“和合”文化的基本内涵每种文化的产生都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原因,“和合”文化的产生与中华文化的发展联系密切,是儒家、道家、墨家、阴阳家、佛家等思想文化相互碰撞、渗透、融合而形成的文化现象,是中华文化所特有的概念。关于“和”的概念,《左传》中有“水火,醯醢……宰夫和之……以泄其过”,史伯也提出“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显然‘和”是有差别的、多样性的统一,也是不同要素所形成的和谐状态。和合是自然和社会中诸多元素相互冲突、相互融合所形成的新事物、新生命的总和。“和合”一词最早见于《墨子?尚同》中的“内之父子兄弟作怨仇……
3、不能相和合”。司马迁的《史记》中也有“施教导民,上下和合”。关于和合的文化意蕴,《道德经》中有“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就是说,事物包含着阴气、阳气,阴气与阳气和合,方能孕育万物。庄子说过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就是说,明白做人之德,顺应民心办事,就会得到百姓的拥护;明白天地之道,与自然和谐共处,就会得到自然的善待。由此可见,“和合”文化是以朴素唯物辩证法为哲学基础、以道德修养为核心内容、有着广泛性和完整性的处世哲学,是一种以实用性为价值取向的文化体系。二、“和合”文化所蕴含的社会价值观“和合”是中华民
4、族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生命智慧与精神源泉,以和谐为价值理想,以融合为方法路径,以合构为思维过程,包含了和生并育的自然观、和谐大同的社会观、以和为贵的人生观。1.和生并育的自然观“和合”文化首先体现为和生并育、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老子将自然无为的“道”看成宇宙万物的本源与最高境界,并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自然观。显然,“道”变化产生了阴阳二气,阴阳二气交合孕育了万物。此外,《周易》中有“天地氤氲……万物化生”,即阴阳二气通过氤氲、构精等方式和合、化生自然万物
5、,自然万物是相互包容、和谐共生的,只有“无为”地听任万物,才能感悟到形而上的“道”,进入“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2.和谐大同的社会观“和合”文化是重视事物和谐、追求合作共赢的思想文化,《中庸》中就有“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国传统文化在家国关系、治国理政、社会理想等方面都体现了“和”的文化精神。比如,在家国关系上,“和合”表现为“家国一体”“家国同治”,即家族是国家的细胞,国家是扩展的家族,家的兴衰与国的命运密切相连。在治国理政上,“和合”表现为“仁爱”“仁政”“民本”等,即人与人之间应相互关心,对他人要有慈爱之心;统治者要
6、关心爱护百姓,对百姓要有仁爱之心。孟子就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要求统治者关注民生。在社会理想上,“和合”表现为“礼运大同”的大同社会理想,“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天下为公……老有所养”。同样,《礼记?礼运》中也有关于大同理想的论述,“大道之行也……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3.以和为贵的价值观孔子、孟子、老子等思想家都阐述过“和”“合”,虽然侧重点各不相同,但都认为“和合”是包容分歧、尊重差异上的人际和谐,体现为一种“和而不同”的价值观念。为了实现和而不同的道德理想,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达
7、而达人”的道德准则。在精神生活领域,“和合”既表现为“克己复礼”“慎独”“自省”“舍生取义”“谦让不争”的君子人格理想,还表现为“清净无为”“清心寡欲”“顺应自然”“无知无欲”的“天人合一”思想。三、以“和合”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合”文化是解释自然规律、阐释生命现象、评价社会生活、塑造民族精神的理论体系,是中华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首要价值,对人生理想、人际关系、价值信仰、闰族精神等都有着深入解读,为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思想借鉴。应发掘和阐发“和合”文化,从中找寻具有时代价值的文化资源,以更好地建构和弘扬社会主义核
8、心价值观。1.和实生物,生生不息“和合”文化以“和实生物”为哲学辩证法,以“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等为哲学内涵。“和实生物”是指事物的发展不是简单的重复循环,而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发展创新。在长期发展中,“和实生物”的文化精神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